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0 章(2 / 2)

鼠标。

前一排工位的员工不小心打翻了水杯,几个员工嗷嗷叫,工位区一时间有点吵闹。

但整个过程路予绪都保持着同样的姿势,精力高度专注,对着屏幕认真研究。简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莫名觉得有种别样的魅力。

她回想起之前牛莉莉发花痴时说过的话,与优秀的人共事是一种享受。

此刻她突然有点想赞同牛莉莉的话了。

面前的画面很赏心悦目,但简椰也不好明目张胆过于关注,她收回眼神,用公司的信息网,全面搜索了自己的合作伙伴路予绪在海外部的工作经验,认真拜读了一通。

公司信息网会定期推送优秀员工工作事迹,简椰是信息网常客,路予绪显然也是,工作褒奖信息通稿排了整整一个版面。

简椰一边看通稿一边认真做笔记,又翻出以往的业务资料,对比了遇到类似的运营难题时,她和路予绪不同的工作思路和处理方法,一通比对下来,她内心也开始感慨对方工作思路的周密与业务能力的精湛,包括他的组织管理能力,也在某篇信息报告中有所体现。

她合上笔记本,脑海里过了一遍拟定的分工计划,原本觉得搭配得当的分工,此刻突然觉得有点索然无味。

虽然当前高层以不可抗拒的决心迅速推进管理制度的改革,但变革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双管理者形式火速开展,本意是两位管理者互相扶持、相互制衡,但由于新上任的管理者是匆忙间推选出来的,也大部分都是从部门内部员工挑选的,所以还存在一段考核期。在这期间,内部管理的实权还是在原先的小组长身上,新的组长在考核期内以辅助管理的形式开展工作。

为此,公司内部还小小流传着风声,考核期对于<双规并行>制度的两位管理者而言,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相当于老旧权系的争夺。对于掌权思想严重的管理者而言,新任管理者在考核期内会相当难受,很可能会沦为跑腿或者附庸。

当然这种情况更多体现在思想较为顽固且经验丰富的年长者,多年打拼的经历及上位者的心态很难让他们短时间内接受原本的下属突然与自己平起平坐。

简椰倒没有这样的心态,她更多还是倾向于平等的合作关系,但原先对于业务分工的出发点,她侧重于让路予绪参与实际业务方面,希望他能用海外部的经验带领员工创新。

但此刻,她有了别样的想法。结合她自己的短板,她倾向于让路予绪担任大头的组织管理工作,自己主管业务线。

路予绪的组织管理能力比她强,人际沟通比她好,在人性方面似乎懂得也比她多,沟通技巧也胜于她,比她更适合管理调配员工日常工作。

简椰从小喜欢创作,业余生活也是以手工创意为主,当初进入运营部,也是希望能在创意宣发方面大展鸿图。

成为小组长这段时间,她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短板,精力也被繁杂的组织管理消耗了大半,失去了很多搞创意宣发的时间。

不过这样的分工相当于把管理员工的话语权转交了出去,别人勾心斗角想要牢牢把控的管理权,她却轻易交出去。

简椰都能想到,其他管理者会在背后怎么议论她的愚蠢行为。

只是,这样的念头一旦出现,就像种下了种子,迅速生根发芽。简椰又想起那晚牛莉莉开玩笑时说的话,在牛莉莉看来,简椰的长处不是板着脸管人,而是创意思路。

之前每个因管理员工员工压力过大而失眠的夜晚,简椰也会不止一次地思考,为什么就没有单纯的创意管理岗位呢?

简椰从来都觉得自己是有野心的人,她希望自己的能力能体现出来,也希望自己能带领团队在创意宣发上有所作为,而不被沉重的组织管理架构所约束。

公司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职能分工,但有了可以尝试的机会,她想争取这样的机会。

简椰将这样的想法在下午讨论时告知了路予绪,她将自己的思考和盘托出,列举了两人的优劣势对比,讲得口干舌燥,希望能取得他的支持。

路予绪很安静地配合简椰的讲话,神情很认真,一言不发地听完后,没有急着发表想法,只是饶有兴致地看着简椰。

简椰被他专注的眼神搞得浑身不自在,正要开口询问他到底怎么想时,路予绪终于说话了:“我尊重简组长的选择,也配合你的安排。”

简椰松了口气,准备继续做好详细分工,路予绪又悠悠开口了,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总觉得,简组长是很清醒果敢的人呢。”

简椰疑惑:“啊?”

路予绪:“清楚自己想要的,不过多迷恋形式,很清醒,很难得。”

简椰无意识地摸着面前的资料夹,颗粒的质感摩擦着她的指腹,带来异样的感觉,正如她此刻的内心。

这是,在夸她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