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匈奴前途的讨论,就此不欢而散。 刘豹不仅没能说服呼厨泉,反而遭到的呼厨泉的忌惮。 数日后,呼厨泉父子再次邀请刘豹,并提出了一个想法。 鉴于目前的形势,匈奴应当恢复之前的制度。 即重新设立王庭,效仿汉人手段布置左右贤王部落,共同拱卫王庭! 由左贤王刘豹率部西迁,至靠近西套平原的地区,负责抵御秦国大军。 由右贤王去卑率部东进,至靠近前套地区防备魏国。 单于呼厨泉则在后套平原中部建立王庭,带领所有子民和奴隶。 同时,由王庭负责供应左右贤王部粮草,左右贤王只负责守备工作即可! 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刘豹的反对。 奴隶送人也就罢了,连麾下子民也要收走? 连最为重要的粮食都要收归王庭管理! 这相当于掐住了刘豹的脖子。 什么时候看左贤王不顺眼,只需动动手腕,就可以轻易将其掐死! 不过刘豹并不像去卑一样冲动的大吼大叫,而是冷静且平和的予以反对。 明明自己是左贤王,将来要继承单于之位,凭什么由他去抵御秦国? 自从河东战败后,匈奴人完全退出西套,就是为了给秦国示好。 主动将西套拿出来作为缓冲地带,希望刘璋能够看到匈奴人的诚意。 如今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兴兵靠近,岂不是故意挑起两者之间的矛盾? 知道的是为了自保,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兴兵大战了。 对于匈奴来说,秦国是庞然大物。 但是对于秦国来说,匈奴就是小虾米,随时捏死! 刘豹坚定的认为,突然移兵无异于送死。 此话一出,再次遭到了去呗的嘲讽。 刘豹毫不在意,反而利用去卑的自大,顺势将西进的任务交给他。 你不是不怕吗? 可以,你去! 去卑顿时语塞。 将刘豹赶走,是父子二人商定的结果,岂能更改? 呼厨泉连忙出来打圆场,并表示希望刘豹听从指挥。 对此,刘豹自然是百般不愿。 一旦答应,不单单是将单于之位拱手相让,连性命都无法得到保证。 总之刘豹就一句话,不答应。 若是非要答应,也行。 让去卑去防备秦国,他去防备魏国。 场面再度僵持,谁也拿不下谁。 就连单于呼厨泉也无可奈何。 匈奴的制度是类似于联盟性质。 各有各的部落,联合在一起,组成匈奴,联合部落的首领是单于。 因此,刘豹麾下,有死忠于他的部落子民。 这个数量还不少,几乎占据南匈奴总体量的三分之一!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被逼到绝路之上,呼厨泉才不会想着强行动武。 没了左贤王这一脉,南匈奴离着灭亡算是越来越近了! 就在这时,去卑突然大怒。 斥责刘豹还有脸去防备魏国! 河东郡让无数匈奴勇士抛尸荒野,都是刘豹一人的责任,怎么好意思去面对这些人? 听到这话,刘豹气就不打一处来。 河东之败,能算作他一人的责任吗? 反倒是匈奴内部将这个责任全都归罪于他。 但,这不都是去卑的功劳吗? 若不是去卑大肆宣传,明里暗里推波助澜,怎么会出现这种舆论? 这时刘豹突然醒悟,一味的忍让,根本不会让去卑收敛。 当即开口驳斥。 习惯了刘豹的唯唯诺诺,让去卑一时间难以适应。 可缓过神来,去卑彻底炸了。 单于账内剑拔弩张,呼厨泉连忙劝和。 最终再次不欢而散。 没过几日,整个匈奴开始风言风语,几乎都在翻旧账,斥责刘豹自大致使匈奴死伤惨重。 忠于刘豹的部族看不下去,便与这些人争论。 很快,就引发了数次争斗。 流血事件数不胜数,更出现了人员的伤亡! 一时间,单于部以及右贤王部联合起来,共同打压左贤王部。 局势即将失控,刘豹终于坐不住了。 若真是打起来,匈奴就彻底完了。 对于有野心,有抱负的刘豹来说,完全无法接受。 不得已,只能前去找呼厨泉和去卑商议。 呼厨泉和去卑非常执着,坚持要执行这件事。 不过,去卑倒是给了刘豹一挑生路。 很简单,去河东郡给死去的匈奴勇士收敛尸骨。 这些人都是因你刘豹而死,绝对不能让他们埋骨他乡! 刘豹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转头就走出了单于大帐。 直到回到了自己的底盘,刘豹眼中才露出了惊恐之色。 收拾尸骨,堪称剧毒之计! 去了,就坐实了刘豹坑害匈奴勇士的说法。 不去,呼厨泉和去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打压刘豹。 还远不止于此! 如今的河东郡是这么好去的吗? 自从曹操一统河北四州,在邺城建立魏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