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箱匆匆跑来,后面跟着的人叫着让阮妙和玉瑶赶快回家。
两人紧随着林大夫进了屋,看见主屋里的景象,皆是傻了眼。
只见赵璟清面色苍白地躺在床上,阿娘站在一边静静擦着眼泪。
林大夫此时已经放下药箱,把手搭上开始号脉。随后再将赵璟清的亵裤轻轻向上卷,能看到小腿已经出现一片片紫黑色的明显血瘀,两条膝盖均伴有水肿。
林大夫轻轻按了几下,一按一个坑。赵璟清似是被疼痛所累,尚在昏迷中的他轻皱了下眉头。
阮妙记忆中并不知晓赵璟清腿疾的原因。不过观察目前的症状,应是因腿部活动受限导致的血瘀病症。
腿部疼痛难忍、局部水肿,皮肤变色都是其症状。
按理说,赵璟清的腿疾需得长期服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药,尤其像是生活在凤泉村这种多雨的地区,最好还能再添些温养气血的药,小心温补。配合日常的按摩疏通,才能维持住。
不过……
看着家中家徒四壁的样子,阿娘应该是买不起什么好药。之前喝的想必都是山上采的或是价格便宜的草药,像是紫苏、金银花这些。
林大夫许是知道开了方子也是无用,所以只是施了针。不消一刻钟,赵大哥渐渐转醒,林大夫嘱咐阿娘用略烫一些的水敷在膝盖处,每晚睡前热敷一次能稍微缓解一些。
阿娘一一应下,在堂屋的柜子里捡了些鸡蛋,包给林大夫。
林大夫叹了口气,没接:“多给璟清补补吧。”
阿娘应了一声,擦掉了再度掉落的眼泪。
屋内。
“大哥。”
“哥。”
看到阮妙和玉瑶担忧的神情,赵璟清反倒先笑了起来,安慰两人道:“我没事儿。”
赵璟清说完便挣扎着想坐起来,阮妙连忙扶了上去,趁机把手搭上了赵璟清的腕间。
脉象涩而沉,气血凝滞,再加上腿部的表症,用药之事再也拖不得了。不然等到冬天,天气渐冷,只会更难熬。
阮妙趁瑶妹跟大哥说话间,翻出来林大夫之前开的方子。
活血化瘀,滋补温和,这方子没问题,能用。
而且林大夫想必也是知道赵家的情况,开的药都算不上名贵。可惜饶是如此,也是不小的负担。
只是如今赵大哥的情况比之过去加重不少,这药是万万不能再便宜着用了。
阮妙将上午采的药草草收拾下,吃过午饭便悄悄背着竹筐又上山去了。
村里这两年已经有四人失踪在深山里,有去打猎的,有去砍柴的,都是正值壮年,一去便没再回来。
都传这山里有吃人的野兽,但是阮妙还是想去试一试。
大多数的名贵草药都长在高处,尤喜阴凉潮湿的环境,想多换点钱不能不走这一趟。
山上黑得早,树木又长得密。如果天黑之前没能下山,很可能会迷路。
阮妙虽然想快点走,但是山上昨天应该是刚下完雨,路上一片泥泞。她这深一脚浅一脚走得实在艰难,好在这一路上还是找到不少好东西。
阮妙回头看了看天,太阳已经渐渐往下落了。
再找找吧。
阮妙心里这么对自己说。
这么想着,阮妙的目光忽然落到不远处的一片背阴的灌木丛中。一些枯黄落叶的覆盖下,似乎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
人参?
阮妙小心靠近,等看清了之后,心下一片暗喜。
老天算你有点良心。
阮妙小心把周边的土扒开,这只人参已有人形,看起来得有几十年了。
这片地泥土松软,好挖得很。阮妙顺利把人参挖出,小心护好人参的根部,正想用外衣裹着人参带下去,谁料手中突然一空……
跑了?
人参还能跑?
成精了?
没时间多想,阮妙跟着一蹦一跳的人参在泥泞的山路中穿梭。
这小东西怎么跑这么快!
路越来越难走,阮妙一脚陷得太深,人径直往前摔了个瓷实。她着急看着人参,怕这东西跑远了。
可这人参精倒是不跑了,等阮妙一瘸一拐站起来之后,又接着往前蹦跶了。
阮妙觉得自己被这人参当狗遛了。
“抓到你就给你卖了!”
阮妙也不跑了,恨恨地跟着人参走。反正跑得快也追不上它,走得慢它还能等等自己。
七拐八拐之后,一片广阔的土地出现在一人一参面前。
“这是啥啊?怎么跟家里大棚似的。”阮妙震惊开口,不觉愣在原地。
人参精看着阮妙傻呆呆站在那儿不挪步,几步蹦回去,人参须须扒着阮妙的麻布衣裙一步一步登上了肩头。
阮妙侧头看到人参精一屁股坐在了自己的肩膀头,一只须须指着前方,两只垂在肩下的须须欢快地摇。
她迈步向前走去,面前的东西越看越像是家里的大棚,只不过拱形结构上覆盖的不是塑料,而是茅草。
“古时候就有大棚了吗?”阮妙边走边嘀嘀咕咕说道,可惜她历史一般般,现在更没办法百度,只能无奈压下心中的好奇。
不过如今本就是个架空的朝代,或许有些新奇东西倒也不奇怪。
但是当阮妙掀开棉被做成的门帘进去之后,才是真的傻眼了。
不奇怪?
不奇怪才怪好吧!
“这是塑料大棚?”阮妙惊呼道。
阮妙摸了摸大棚内部,柔软、透明,抗紫外线,这是聚乙烯塑料薄膜啊。
有没有搞错啊?!
谁家古代能有这东西啊?
阮妙的大脑有些无法正常思考,茫然地看着大棚内的景象,然后再度震惊脸。
“我去!”
整整一个大棚的人参,应该年头都不长。看着比小人参精小好多,但即便如此,也赚发了好吧。
小人参精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了过去,现在正在那片人参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