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的几天,姜知雨按部就班的生活着,每天下午学习翻译课程,晚上更新一下她的小说。
她写的是一部快穿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女孩不断重生到炮灰人物身上,不断努力自救的故事。
虽然没有签约,成绩平平,读者也只有零星的几个。
但她不在乎,写作是她的爱好,她乐在其中。
她喜欢一个个人物在她笔下一点点被描绘成立体的感觉,这让她非常有成就感。
可不知为何,她最近老是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不光是在写小说上,还有生活中、学习上。
她最近特别容易走神,注意力总是很难集中。
另外她还特别嗜睡,以前她就算晚上只睡五个小时白天也能很精神,现在却是十个小时都睡不够。
因此她才会下午学习,而不是早上。
并且她近期还经常出现胸闷的症状,她怀疑这不是感冒的后遗症,因为她最近难得都有按时吃药。
担心身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的姜时雨打算今天抽出一天时间去医院看看。
姜知雨从小到大去医院的次数屈指可数,真要论起来的话,这还是她自己一个人独自去医院。
幼时,她虽是体弱多病,但爷爷带她看的都是老中医,开的也是中药。
或许是小时喝中药喝太多了,长大后的她格外爱吃甜食。
到了父母身边,没人关注她的身体状况,她就再也没去过医院,顶多撑不住了会自己去药店买点药。
去医院的次数太少,以至于姜知雨踏进医院后环顾四周却不知道第一步该干什么。
她张望了一圈,周围的人不是面露焦急就是行色匆匆,她实在不好意思上前打扰别人。
最终她也只能“遇事不决,千度解决”。
“到—医—院—看—病—的—具体—步骤。”
姜知雨一字一句的将问题输入到千度搜索栏中,点击搜索。
跳出来的第一个回答就是:去医院看病的流程是怎样的
后面写了很详细的步骤,第一步就是去找导诊人员说明情况,以便确定自己该挂哪个科室。
“导诊台、导诊台,哦!在这儿!”
姜知雨来到导诊台前时,导诊人员正在电脑上敲敲打打,手速快到都只剩残影了。
徘徊在导诊台前的姜知雨张了张嘴,还是没问出口。
【要不先等工作人员忙完吧。】
好在姜知雨徘徊的身影也引起了导诊台后工作人员的注意。
“您好,女士,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被工作人员主动搭话的姜知雨受宠若惊地上前问道:“你好,我想看病,但不知道挂哪个科室。”
“那您描述一下您的一些症状,身体上有哪些不适?”
“我最近常常胸闷头昏,每天睡不够,每天睡十个小时还是很累,而且还记忆力衰退!”
“好的,这边了解了,您这种情况建议到心内科检查一遍身体。”
姜知雨根据导诊员的指示,到挂号处挂了心内科的号。
很快轮到她了,她将自己的症状又跟医生重复了一遍。
医生给了她一张单子让她去做一遍体检。
在姜知雨拿着单子做完心率、血压、尿检、血检、心脏彩超等等项目后,已经转晕头的她身心俱疲地再次找到挂号的医生,将单子交给他。
医生接过体检单,看了一眼,皱着眉头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怎么现在才来?”
姜知雨听后,心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儿,脸也白了三个度。
她想到了去世的爷爷,爷爷就是死于心脏病突发。她不会是遗传性心脏病吧?
“我还想先吃个中午饭呢!”
“咳咳咳!”
一句话让屏住呼吸的姜知雨岔了气,止不住地开始咳嗽。
她拍着自己胸口虚弱地说道:“医生,你下次说话能不能不要半截儿半截儿的说?”
“哈哈,不好意思,吓到你了。”
“不过小姑娘你不用担心,我看了,你这个体检没什么问题。”
姜知雨有些疑惑地询问道:“没有问题?那我怎么会出现那些症状呢?”
医生看着手上的单子,摸了摸下巴。
“身体上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有可能是心理上的问题,建议你去临床心理专科那边看看。”
“这样啊?”
姜知雨从来没有把自己身上的这些异常往心理疾病上面联想,一时间有些懵懵的。
秉持着医生这样说一定有他的道理的想法,姜知雨还是来到了心理科室。
在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心理咨询和问卷填写后,姜知雨得到了一张中度抑郁症的确诊单。
她眨眨眼睛,没有想象中天旋地转、世界崩塌那般的震惊,只是有些恍惚。
大概是在来心理科的路上已经有了一些预感吧。
“中度抑郁症的话,我们的建议是首选药物治疗,最好再辅助一些其他的,比如社交疗法。”
“从刚才的聊天中呢,我也有了解到你之前是比较少的主动地去进行一个社交活动的。但其实好的社交是对我们的身心有一个良好的导向的。所以平时可以多出去与人接触,或者你可以养一些宠物之类的。”
姜知雨走在马路上,满脑子都是心理医生的谆谆劝导。
【或许,我该换一种生活方式?】
以前的她,上班回家两点一线,上班要应付老板的找茬,下班又要面对父母的说教。
神经一直被迫紧绷着。唯一的社交大概就是应付相亲对象。
而现在,好不容易逃离了出来,却又陷入另一个死循环。
每天除了学习写作吃饭,基本不会出门。
听了医生的话后,她也会怀疑是自己太孤僻了吗?
姜知雨丧气地走在路上,思考得太入神的她并没有注意到绿灯快要结束了。
她还在继续往前走,想要顺势过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