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虽然失败,但是只有一位蜀汉后期最重要的人物——姜维。】 【或许不太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不会相信,姜维这位被诸葛亮寄予厚望的后辈, 在蒋琬费祎死后总揽蜀汉军权又领导了数次北伐的大将军, 甚至最后以身殉国的蜀汉忠臣, 竟然从来就没有见过刘备,甚至他还是诸葛亮首次北伐所接管的曹魏降将。可是现实就是如此地魔幻。】 姜维,字伯约。 在现存的史料中,对他早年的记载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只知道他的父亲是汉朝末年的将领, 在在天水郡担任功曹,却最终因为天水遭遇了羌人和戎人的叛乱而战死。 姜维年少丧父,和自己的母亲一起相依为命,并且由于他父亲战死的缘故,在他成年之后被赐官中郎。 【没错, 他本来就是汉臣, 只不过当时大汉的北方都被魏王曹操掌控,后来又经历其子曹丕篡权。在当前历史大势建立, 还是一个小人物的姜维就自然而然地从汉臣变成了魏臣。】 天幕之上出现了一个小孩子的身影, 众人都恍然明白这就是天幕之人所说的幼时姜维。大家一路看到这个小孩子, 从年幼时蹒跚学步,牙牙学语, 到成年之后, 因为父亲的缘故被授予官职, 又经历国家破灭,山河易主之后。 他突然感到了迷茫。 【根据《三国志》的一些引注,姜维的这个形象能够更立体一点,据说他此人好立功, 名不修布衣之业,并且暗自在家中豢养死士。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因为此人确实是不忠于曹魏的。但是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扶南不太敢确定,所以扶南的看法还是姜维能投降诸葛亮更多的还是有一些偶然因素在里面的。】 天幕之上立刻显示了当时的情况。 诸葛亮北伐,带军西出祁山,进据陇右直取雍州。当时曹魏的将领被打得措手不及,朝野震动。迫于蜀军的威慑力,各县的人马不敢轻举妄动,甚至纷纷投降蜀军。 而不巧的却是天水郡的郡守马遵此时就在各地巡查,他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却已经翻起惊涛骇浪,这日他与心腹密议说道:“这几日蜀军侵犯陇右,早已经是人心惶惶。关键这些逆贼竟然一听那诸葛亮来了祁山就纷纷投降了!你们说我作为这天水郡的郡守,万一手下有人有反心,取了我的项上人头去投降反贼,那,那岂不是……我还焉能有命在啊!” 这话说的完完全全都是他的心声,马遵这节日因为诸葛亮的北征坐卧难宁,只想一跑了之,却又害怕手下突然反叛,取了他的项上人头去投贼。 手下的心腹各自表示忠心。 “郡守放心,臣等必定为郡守效力,绝无二心。” 可是这些场面话,若是在平常这么说说也就罢了,这个时候确实一点用处也没有。甚至这些心腹这么说话,马遵越觉得这些人心里有鬼。 他暗自在心中清点了一下带来的人,功曹,主簿……似乎就没有一个人能让他完全放心,特别是那个姜维! 马遵越想就越害怕,遣散了这些人之后又和雍州刺史郭淮暗自商议。 看着面前的马遵面露菜色,郭淮十分不屑:“汉军这次确实是来者不善,我准备退入上邦据守。你便在天水郡和士卒一道守住此郡。” 马遵现在哪敢和自己那些人待在一起啊。 【于是,天水郡郡守马遵一个手下也没告诉,连夜跟着郭淮就跑路了。按理来说,郭淮作为雍州刺史,他选择守护上邦没有问题。但是马遵作为天水郡的郡守本来应该守冀城,结果他也跑了,这仗还有得打吗?等天色一亮,姜维和他其他的手下,发现自己的长官已经跑远的时候早就没有用了,上邦城城门都已经关闭了,想进也进不去。姜维等人又折返冀城,刚到那个事情来了冀城的守军也不让他们进去。于是姜维不得不带领部曲投降了诸葛亮。】 天幕之下。 与刘备对坐而谈的诸葛亮不禁微微蹙起了眉头,这个“姜维”到底是有多少本事,才会让他将玄德公未来的大事托付给这一介降将。 这并非他看低曹魏降将,而是根据天幕之人自己现阶段的叙述,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姜维此人有什么大才大德,甚至也不能说是多么心向汉室。毕竟在他看来,这个投降多少有一些巧合的成分在里面。 “先生,觉得此人不妥吗?” 刘备自然也觉得此人不妥,但是他却没有明说,却是试探性地询问,或许此人当真有什么过人之处。 诸葛亮轻轻摆手,说道:“恐怕亮要让玄德公失望了,亮现在暂时也没看出什么。” 他想听着天幕下面的言论好加以分辨,他后世所取用的这个人,到底是当真值得一用,还是他一时眼拙? 可是苏扶南却没有如他所愿。 【这个人我们就暂时提这样一句,后面还会具体地讲姜维的作为。我们继续将目光转移到诸葛亮第二次北征上。】 【在这次北征之前,其实有一场发生在魏、吴两国之间非常激烈地交锋,也就是石亭之战。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声势浩大,但是没有什么知名度的一场三国战役。双方出动的兵力旗鼓相当,但是最后以主将陆逊为首的吴军却一举击毁了曹魏大将曹休,俘虏斩杀敌军万余人的战绩。】 【这场战役的影响极为深远,对东吴,对孙权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不但阻止了曹魏南下吞并东吴,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积累的威名让孙权积累了大量的声望,让他于次年成功称帝。】 东吴。 天幕之下,孙策孙权兄弟二人听到这里,皆是一惊。 称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却需要声望和民心。就如同那袁术,他不自量力,在占据一地时便称帝,结果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丧尽人心。 由此看来,此战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孙权默默地将此战涉及的人物都记录下来,更是试图深究出更多细节。 【而与之相比,曹休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