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馨的语音还没放完,大换气后刚好在此时开启了后半段念叨。
“就是隔壁那个小帅哥,我记得跟你高中还是同班。他正好今天回国,没有钥匙,正在家门口等着呢。你到家就能碰上他,快招呼他到咱们家休息一下,放个行李,再一起过来吃饭吧。”
一段语音播完,本该自动结束,但应馨发语音喜欢长篇大论,把能想到的都加上,所以空气没能安静两秒,听筒中就继续播放起了下一段语音。
“妈妈记得你们高中还坐过同桌?是叫时经……”
语音里多了点模糊不轻的对话声,似乎是边上有人在提醒应馨,于是应馨立刻改口:“哦对‘时襟泽’,很有礼貌啊,每次见到都笑着跟我说阿姨好……”
后面的话基本是在表达长辈看后辈的喜爱,颇有社交夸奖那意思。
听到“时襟泽”这个名字的时候,朝楹像是被已远去多年的青春调头咬了一口,微酸带疼,她便没有再听,手指在手机上慌张点了几下,终于截断了妈妈隔空而来的赞美。
——然后她不得不直面赞美所指向的当事人。
时襟泽自她开门后就一直没说话,只在最初挪开了行李箱,受阻的大门也因此又顺风敞开了不少,让他整个人得以完整呈现在朝楹面前。
之后他再无动作,就那么斜靠在行李扶手上,好整以暇地看着她,安安静静等语音放完。
朝楹和他的视线对上,强行扯出个笑意,侧过身说:“进来吧。”
今天的相遇对朝楹来说全无准备,哪怕她和时襟泽已有四年未见,哪怕她其实早已对时襟泽没有了想法,可乍然对上还是难免紧张。
毕竟是多年未见的初恋啊……
她不擅长掩饰自身情绪,前半生唯一成功藏住的小心思,恐怕就是高中暗恋时襟泽这事了。
彻底放下后,她曾偷偷把这事透露给祝筱,记得那时祝筱讶异不已,直感叹敏锐如她竟一点儿没看出来,弄得朝楹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遗憾。
不过现在想想还是庆幸更多的。
祝筱都没看出来,那时襟泽应该也是看不出来的。
这样的话,至少继续当朋友不会太尴尬。
时襟泽温声道谢,推着箱子进门:“应姨对我的印象似乎还不错。”
他用带着温和笑意的语气开玩笑,比刚才走廊里的微笑对视来得更加真实而熟悉,一下子就让朝楹想起了高中时代的点滴。
回忆是埋在心底的酒,越酿越醇香。
往事到底美好,朝楹跟着轻笑了一下,先前的拘谨和紧张也随之消减了几分。
她带时襟泽进了客厅:“你先坐,我给你倒杯水。”
时襟泽:“谢谢老同桌,先借卫生间洗个手行吗?”
他说着对着朝楹轻晃了下右手,眼尾微动,勾人的狐狸眼因为留在眼底的笑意变得柔和了许多,好像从精明干练的小狐狸变成了温顺的大狗狗,越发给人以一种好亲近的感觉。
朝楹在他食指上瞧见一抹红痕,于是十分客气地点了下头。
两家就住对门,户型都一样,只是布局正好呈镜像对称。得到主人朝楹的准许后,时襟泽不用带路就自己找去了卫生间,而朝楹则转身进了厨房。
她先给自己灌了一杯水,试着在深呼吸中回想当年面对时襟泽时仍能故作镇定的自己。
再出去时她已脱胎换骨,处变不惊。
时襟泽洗完手出来,接过水杯后也猛灌了好几口,朝楹甚至觉得仿佛看到了刚才在厨房灌水的自己。
只是她是为了冷静,而时襟泽应该……是真渴……
望着已然见底的水杯,朝楹贴心问:“还要吗?”
“不了。”时襟泽没有坐下耽误时间,“他们还在等,我们先过去吧。”
“你不休息一下?”朝楹见他穿着长裤,想到室外的气温好心劝道,“或者,换身衣服?”
“算了,”时襟泽拍了拍行李箱的拉杆,面露无奈,“好不容易把东西都塞进去,这箱子一开,再关上就难了。”
大学住过校的朝楹对这种事也深有体会,况且她再热心也没勇气对着突然冒出来的初恋对象说“我可以帮你收”,所以只点了点头,顺着他的话道:“那我先叫车,等车快到了再下楼吧。”
时襟泽:“我来吧。”
他下意识这么说,结果手机一解锁才想起他离开祖国怀抱四年有余,手机里的app已然脱离了祖国科技发展的脚步,网约车、外卖等各类app还没来得及下载,更没来得及注册。
就连之前的微信,也因为回国前注销了国外手机号而无法登录了。
朝楹低着头,没注意到时襟泽的怔愣,只自然回道:“我来就好,餐厅地址我妈已经发给我了,复制一下很快的。”
话音未落,她就又接了声“好了”。
有司机接单的提示过后,显示界面变成了导航地图。
朝楹看了一眼:“车在附近马上就到,我们下去吧。”
说着她转身走向大门。
身后的时襟泽轻轻“嗯”了声,也不知想起了什么高兴事,声音里又蒙上了一层颇具存在感的笑意,听上去心情好得出奇。
***
朝楹的预估是正常用时,可现实中总有不少意外因素。
接单的司机师傅在距离世纪家园几百米的地方被车流堵了个正着,彻底融进了导航中那截深红色标识之中,再动弹不得。
朝楹没办法,只能带时襟泽躲在树荫下等。
时襟泽倒是不在意,说堵车也算是彤垆市的“特产”,而且这“特产”存在多年,早在他出国前就已闻名遐迩,一回来就碰上还挺亲切的。
朝楹在短暂的接触中快速适应了时襟泽的存在,被他这自我安慰逗笑:“那你还能再期待一下,去餐厅路上可能也有得堵。”
时襟泽:“还是别了。”
朝楹笑笑,以为话题过去,探头看向远处,结果时襟泽又十分正经地冒出一句:“‘特产’这东西,吃多了容易腻。”
朝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