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 章(1 / 2)

刚见完导师回来。

这是第二次正式线下会面,平时上课不算在内。

约好下午两点会面,本人相当不争气——会前拉肚子了。我觉得自己不紧张,但今天确确实实没吃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

好吧,暴露了,还是有点小紧张。

毕竟,我们导师常常不按套路出牌。

秉持着不能让导师等我的精神,我提前十几分钟到了,站在他办公室门口,思忖片刻还是决定等一个相熟的同门到了,再敲门进去。

隔壁的办公室门敞着,两个学生和一个老师在谈保研的事,办公室门口的墙上挂着各大名人的“个人简介”——卓绝的成就、伟大的思想。

等人时,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我穿过长长的走廊,细细浏览每个老师的名牌,这周末我们学校将进行考研复试,这些老师们又将带一波新的学生。

去年的我,在围城外,纠结选哪个导师有益于自身发展,想咨询学校里的学生,但是愣是找不到一个同专业的(我们专业在学校属于冷门的)。今年要是有学弟学妹问我,选哪个导师比较好,我倒是能说个一二。再不济,我在系里搞个调研,定能让每个学生挑到适合自己的导师。

思绪扯远了,我重又走回导师办公室门前,听见里面轻微的响动。一会儿,等来了一个从未说过话的同门。她因为自身原因,从未见过导师,所以很紧张。拉着我问导师是不是挺不好相处的。

我沉默几秒,心想多说无益,虽说我本人对他挺多意见,但是也可能是我自己比较狭隘。我安慰道,老师还行,不用那么紧张。

她还想再说点什么,门“吱”地一声开了,导师看见我们在外面有点意外。

“你们怎么站在外面?”导师竟穿着拖鞋,侧身让我们进去。

我解释了下:“想等某同学一起。”

因为两个学期都选了导师的课,在他面前混了个脸熟,所以他朝我点点头,有点疑惑地看着我旁边的女生:“你是?”

女生赶紧自报家门,然后接着开始道歉:“老师,对不起,我现在才来见你,上学期一直忙着工作、适应南京的新生活,一直没有机会来见您,是我考虑不周……”

接下来,就是老阴阳人的show time,虽说跟我没多大关系,但我这替人尴尬的毛病一直没好。况且整个办公室目前就我们三人,我理所当然成为唯一的看客。

“你从美国回来的吗?”导师笑眯眯地问。

“不是不是。”

“日本?”

“也不是,老师。”

“这大洋彼岸的学生,都飞过来和我见过。”导师依然在笑,“怎么见你就这么困难?”

“老师是我不好,一直没来见你。”女生的语气满怀歉意,又有些无奈。

导师起身把他的拖鞋换了,我这才注意办公室的角落有张行军床,上面铺盖挺齐全。

约摸着午觉没睡醒,正想找个人撒下起床气。

他笑着恐吓道:“我还第一次带学生遇到这种一整年都没见过情况。”

“要不我去找教务处,把你退了吧?”

我心中倒抽一口凉气,知道他只是说说而已,但这老头子也太……嫉恶如仇了吧?

我都如此了,那女生可想而知,只得接着道歉。

这时别的同门推门进来了。

导师招呼大家落座,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来得正好,认识这位同学吗?”

两个同门互看一眼对方,再看看那位女生,齐刷刷摇头。

导师继续贱兮兮地笑:“对啊,都不来学校,怎么可能认识嘛。”

女生急急解释道:“老师,平时上课我都有来的。”

导师不接茬:“来过我们学校图书馆吗?”

“来过一次。”

“知道图书馆在哪个方向吗?”导师脸上始终挂着笑,一脸戏谑。

“啊这……我方向感不好。”女生答不出。

“知道我们学校图书馆有几层吧?”导师接着问:“你去的几楼?”

“二楼、三楼。”

“三楼是卖女装的吗?”

女生懵了:“什么?老师?”

我们其他人集体近乎无声地尬笑,知道他是故意的。

“那次去逛了多久?”

“大概待了一个多小时。”

“买到合适的女装了吗?”

“……”

讽刺她去图书馆如逛街般,走马观花。

导师始终保持他那不如不笑的笑脸,不知道一天下来他脸颊上的肌肉会不会酸痛。

组会终于进入正题。

大家一一汇报最近看了什么书,读了什么文献,以及大致讲一下自己之后要研究的方向。

想起上周机缘巧合,蹭过我同学导师的组会。那是个年轻的导师,三十岁出头,给学生们明确了任务、计划、目标。我们今年十月份要开题,所以他现在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了各个阶段学生该干的事,以及他作为导师起到的作用。力求有效沟通,形成师生间的良性循环。

当时我坐在下面,点头如捣蒜。比较下来,我还是喜欢年轻老师的这种培养方式。

我们导师给了我们足够的自由和发挥空间,同时也带了极大的迷茫和慌乱。

导师说的那些更多是高屋建瓴式的。(抬举老头子一下)

换言之——靠自己吧,老子自己的事太多,帮不了你们太多。你们又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需要我一个个张嘴喂饭。

不到二十天后,要交三个选题给他看。大约是受到刘军强教授的影响,之前我的计划是多看书本,文献看得不多。除了写课程论文那段时间,看了不少,之后有点懈怠。

目前看来,这样是不可行的。短期内还是先回归文献吧,长期的话,可能还是要结合书本和文献。

电梯里,女生感叹道:“没点智商,都反应不过来老师在损人。”

另外两个同门点头附和:“他一贯如此,我们都习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