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子?为何突然提起这个?”许负颇有些不解。
自从秦国灭六国之后,各种称呼就混乱得很,比如公子,原本指的是诸侯的儿子,但秦始皇称皇帝,大家称呼扶苏的时候却依旧会叫他公子扶苏。到了现在,公子这个称呼已经不局限于公侯之子了。就算是个普通人,只要读过书,家里有些小钱,其他人也会尊称他一声公子。
至于吕雉说的王太子,则是指汉王刘邦的这个汉王位的法定继承人。
但刘邦得封汉王也做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许负不明白吕雉为什么要这么急切地定下继承人。
吕雉道:“阿盈本来就是他的嫡长子,定下名分也是应有之义,何必枉顾早晚?”
许负道:“吕阿姊,我不是不愿意帮你。但你也应该知道,汉王对这个王位是不满意的,他势必会出汉中与项羽一战。”刘邦既然都不喜欢汉王这个王位,自然也不会愿意封儿子当这个王太子,不然不就是自打脸吗?
吕雉却道:“既然汉王决议西征,就更应该封阿盈这个王太子了。不然将来万一出什么事,有阿盈这个继承人再,也算有个主心骨。阿负你对此事百般推脱,可是不愿意帮忙?”
“自然不是。”许负连忙摇头,“我会去帮忙劝说汉王的,只是最后结果如何,汉王会不会愿意,这就不是我能把我的事情了。”
吕雉笑道:“这点阿负你倒是不用担心,我也不止请了你和张子房帮忙,萧何、曾参和樊哙都是我旧日在沛县的旧时,我也请了他们劝说,此事我倒是有七、八分把握。”
许负心中恍然,原来这时候的吕雉,手上就已经汇集了这么一大股力量了。
当天下午,许负依言去拜见了刘邦。
还没等许负许负开口,刘邦就先道:“许小娘子也是来请封王太子的?”
许负愣了一下,点头道:“是。”
刘邦冷笑道:“怎么,某今年五十有一,连许小娘子也觉得某没几年好活了?如今关中未定,一个两个竟然都开始请封王太子了?”刘邦的这个年纪,放在这个时代,已经半只脚踩进棺材里了,也难怪他会对册封王太子之事如此敏感。
许负诧异道:“汉王怎么会这么想?您在外征战时,王妃替您照看家中老幼,劳苦功高。如今士卒逃窜,册封王太子一方面是为了安定人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补偿安抚王妃,册封嫡长子本就是应有之义。和您的岁数又有什么关系?”
刘邦长叹一声:“罢了,先不说这些。徐小娘子善相面之术,能否看出某的寿数?”
许负道:“寿数之说,不过时尽人事而知天命,小女子不敢妄言。不过,我有一言相赠。”
刘邦:“许小娘子请讲。”
许负:“姜尚七十二岁垂钓于渭水之滨而遇文王,汉王何必拘泥于区区岁寿?”
……
经过那日之后,许负本以为刘邦会和群臣商议立王太子一事。
但没想到,不过半月,刘邦就决定整军东征,听从张良和赵衍的建议,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册立王太子一事自然就不了了之。
这次出征,许负留在汉中,没有随行。
因为阿莺姐姐也就是戚夫人怀孕了,这不是她第一次怀孕,只是之前几次怀孕都在战时行军,条件不好,就算怀了也孩子很快就没了。
这次她在出征前有孕,刘邦怜惜她,就没有再让她随军出征,反而让她留在汉中养胎。又因为许负和她交好,便请许负也留下来照看她。
许负夹在吕雉和戚莺之间,其实有点无措。
但她发现,她实在是想多了。
吕雉携子入汉中,不是清闲地当个王妃就好,她每天都有许多事情要做。
萧何掌管着后勤军务,如果遇事不决,或者和前方战线一时间失去了联系,就会请吕雉来商议。此外,像是军衣护甲这样的军需,她也需要组织汉中蜀地的妇女织布制衣。从早忙到晚,根本没什么时间和戚莺见面。
而戚莺呢,她也很忙,忙着跟蜀女学跳舞。
许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半晌无语,阿莺姐姐,你知不知道自己现在怀有身孕啊。
面对许负的这个疑问,戚莺却不以为然:“可是现在有孕在身,本来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呀?如果再不找点事情给自己打发时间,那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趣儿?”
“不说这个了。阿负,我最近新学了一支舞,你帮我看看跳得好不好?”
说罢,她便站起身,踮起脚尖,在许负面前跳了起来。
彩衣翩翩,舞姿妙曼,清风拂过,她身上的琳琅玉环叮当作响,宛若神仙妃子降临人间。
许负屏住呼吸,一时间看呆了。
她不由赞叹道:“阿莺姐姐,你真美。”
戚莺得意地一甩头发:“谢谢,我也这么觉得。”她余光一瞥,就见院门角落里多了个三四岁的小童,开口道:“哎?你不是汉王的小公子吗?怎么躲在那里?……”
刘盈红着一张脸,见戚莺看过来,立刻害羞地跑走了。
戚莺转过头对着许负道:“小孩子都这么惹人怜爱的吗?”
许负:“我不知道,我没怎么养过小孩。”
戚莺摸着尚未显怀的肚子,眼中微微有些期待:“不知道他以后会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许负看着戚莺的肚子,这里面大概就是刘如意了。
她忍不住问道:“阿莺姐姐,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戚莺皱眉,思考了片刻:“虽然我自己更喜欢女孩,但还是希望肚子里能是个男孩吧。”
许负:“为什么这么说?”
戚莺道:“若她是个女孩,万一汉王战败,她岂不是也要和我一样以色侍人,为奴为婢?”
许负一时间沉默下来,她突然开口道:“阿莺姐姐,我来教你读书吧。”
“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
许负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阿莺姐姐不觉得多读些书,多明白点东西,是件好事吗?”
戚莺答应得勉勉强强:“反正闲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