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还有她在茶道与制香方面的造诣。
柳修霁也没把她当外人,他会说他已故的父母,说他与从前挚友楚华絮的过往,无一不谈。
便如他人所言,他确实温文尔雅,胜过翩翩君子。
元笙玥问:“柳氏规矩森严,我万一记不住,触犯了哪条怎么办?”
“元氏亦知礼,柳氏规矩虽多,却也不会强人所难,小心即可,况且有我在,”柳修霁回复道,“下月来听学,我已为你备好一处清雅之所,怕你无聊,遂命人采了许多茶叶,也准备了制香的器具。希望等你来时会喜欢余杭。”
元笙玥浅笑:“便如君所愿。”
纵然所隔千山万水,一琴一蝶便可遥寄相思。
光阴滴滴流淌,岁月点点踏过,等待的时光总是难熬,不过好在,这一天来得也不慢。
元父与元母将儿女送到渡口,元母说:“阿玥,你往日从未去过余杭,阿娘虽然不知你为何突然想去,但若有哪一日受欺负了、想回家了,便叫信蝶传信,阿娘接你回家。”
“女儿记住了,谢谢阿娘,”元笙玥抱了抱母亲,轻声说,“不过,女儿一定不会中途回家的。”
元母疑惑:“为何?”
元笙玥转头看向水天相接之处,笑答:“因为,那里有我所念之人。”
余杭柳氏的宗门建在山上,阶梯林立,隐于云雾缭绕之处,不像元氏宗门,无半点云霭雾气。身处其中,便有飘然欲仙之感。
进了山门,便有一名柳氏弟子引他们前去各自的居所。元笙玥发现自己的住处似乎离柳修霁的住所不远,周围一切都像是他在信中描述的一样,环境格外幽雅,屋后便有泉水叮咚,屋前亦有些许竹林遮掩着。
屋中已经放好了听学的装束,元笙玥抚着袖口的鹤纹,便想起了柳修霁衣裳上同样的纹路。
哪怕有一样的纹饰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