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皱皱眉头欲言又止。大人看出先生表情蹊跷,便问:“大师这块地有何不妥?但说无妨。”先生道:“大人您的为人在下着实敬佩,直说吧、这是一块绝户地,安葬至此的先人将后继无人,再无子孙延续香火,望大人三思而行。”范大人沉思许久道:“我还是想买下这块地,如果真的后继无人,那么就让我范某一个人承担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罪名吧。”再三斟酌后他还是买下了那块绝户地,虽然是绝户地,范大人家族依然薪火旺盛几百年。他的四个儿子,个个出人头地,都做了朝廷的肱股之臣,还有一个官至当朝宰相,为大宋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范氏家族更是在大人厚德载物的庇护之下,繁盛了八百多年,有70多个子孙位列公卿、尚书等高位。苏轼称其为“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有体有用,不过如此。
回忆前半生,诸多感慨上心头,风暖蝉鸣,槐荫下一壶清茶,散漫的心事随思绪漫延无边。大人沏茶的一刻,抬头看着不远处的那片桃林,过去和现在的记忆重叠,偶然涌上心头,韶华易逝;红颜不再;岁月倥偬,白云深处,秋意渐浓,一叶落知天下秋,执手今生已惘然,一场绝美华章就此罢演。耳畔响起女孩子轻喃细语,牵动记忆里刻某种骨相思,握不住、剪不掉、无处躲藏、最终化成了丝丝寂寥入住心上。那碧水中曾经女孩的倩影,身着薄衫,经历着最后的瑟瑟,在夏色暮晚时分;于大人的世界里黯然退场。那年少年执笔画前程,上天或许感动于心怀天下,让他一举高中,他仗义执言并不怕得罪人,刘娥执政的时候,他上书要求还政于仁宗,郭皇后犯错后他极力反对废后,而皇帝想立张将军的女儿为后时,他与包拯寇准誓死不让。曹皇后是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当年押解李煜北上的便是这位仁兄。据说他孙女生得那是丑陋无比,只要娘家根基硬,丑也是皇后命,这一点无可否认,虽然有些人出生就做牛做马,可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话说;这宋仁宗确实有点怂,想娶个自己中意的皇后,群臣反对,想封老丈人(张贵妃的伯父)为侯爷,又被包拯喷了一脸吐沫星子,自己找个拐角偷偷擦掉也就罢了,老丈人硬是没封成。像包拯范仲淹这类忠贞不渝之士,这种心怀天下的忠肝义胆之士,老百姓对他们来说才是意义重大,在家国天下面前皇帝不过是根草,所以天下人民的心里敬重他们,因为他们悲天悯人的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圣格局,都使自己善始善终,且名垂千古,并蒙阴子孙几百年。
再一次江南春汛,日日斜风细细、烟雨迷蒙,此时苏州城再无洪水泛滥,和风惠雨过后,一个好天气迎面而来。晴朗的天空下山青岛绿,水畔桃红,江水中欢快的鱼儿来回游动。翠怡一望和烟和胜万里,春色江上沉阔中。嫩绿风微动,烟水茫茫,斜日脉脉,整个世界都被一层金色的余晖笼罩,金莲脸上摇曳出迷人的光采。夕阳下,晚风吹来,紫薰如雨,院落置席,温酒词话共芳菲,朝花夕拾窗剪烛,松花酿酒醉正砌,煮酒煎茶蝶入梦。范仲淹搂着新婚的金莲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先是保家卫国,让我的百姓安居乐业,而后才是你的夫君。”金莲抬头深情望着他:“光阴无悔,流落至白首,世间繁华与君细水长流,共谱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