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宜坐在常坐的石头上,双手托着腮,盯着眼前熙熙攘攘排着队等喝孟婆汤,入轮回的男女老少鬼们。
孟婆将这一船的鬼送走,捏了捏发酸的胳膊,抬头望了望满身弥漫着灰黑色怨气的陈秋宜,忍不住叹了第四十七万六千八百九十六次气。
陈秋宜已经死了三百十一年了,死的时候才刚十七岁,死得很是不甘心。
刚来黄泉口的时候,成天鬼哭狼嚎的,说要把赵择林碎尸万段。
如此久了,也实在没力气天天闹了,就成天坐在黄泉路口的石墩子上,瞪着眼睛找来投胎的人里有没有那杀千刀的赵择林。
孟婆心疼这个姑娘,毕竟鬼来鬼往的黄泉路,这么久以来,只有陈秋宜这只女鬼陪了她三百多年。偶尔孟婆将过路鬼们扔掉不要的东西,挑几样好玩的送给陈秋宜,一来二去,两只鬼也搭上了许多话。
陈秋宜告诉孟婆,她四岁时候死了亲爹,亲娘火速改嫁,是由大伯陈石怀养大的。
但是陈石怀可不是什么老实巴交的好人。
他长得难看,身体有缺陷,房事不举,娶了十八个老婆摆屋里看着,占山为王,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是令十里八乡都闻风丧胆的鬼煞。
然陈怀石对陈家唯一的小辈陈秋宜,疼爱到了骨子里,要天上的月亮也肯给。
陈秋宜自小就被陈怀石娇宠着养大,养得不知人间疾苦,天真又愚蠢。
陈秋宜十七岁那一年在山下遇见了一个少年,少年长得俊朗伟岸,陈秋宜一眼就喜欢上了,三言两语就被哄得交付了真心,非君不嫁。
陈怀石虽然很看不上这个文质彬彬、状似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轻人,但架不住陈秋宜喜欢,只好松了口:
倘若男子愿意来做压寨相公,他便允了二人的亲事。
新婚夜,压寨相公引来大批官兵,里应外合剿灭了陈家上下一百六十七人,寨子里的三条狗都未能幸免于难。
原来这个少年,竟是朝廷派来清缴陈石怀的少年将军,赵择林。
陈秋宜身中两刀,命不久矣,伤口令她痛不欲生,临死前她咬下赵择林左臂上的一块肉。
少女死不瞑目。
陈秋宜徘徊在黄泉,长久地不去投胎,身上怨气越聚越多,若是化了厉鬼,黄泉主肯定就要让她魂飞魄散了。
孟婆心有不忍,替陈秋宜向黄泉主求了八十三年恩典。
第八十四年,黄泉主终于松了口:
让陈秋宜去历劫一世,若她能化解与赵择林的前世恩怨,不仅可免于魂飞魄散的命运,还可免去陈石怀的地狱之刑,重入轮回。
陈石怀生前无恶不作,虽然是意外横死,但是罪业太深,死后被投入地狱,受油煎火烹之刑,没资格去投胎转世的。
孟婆同陈秋宜说道:“前世种种如风过,你若真是感念你伯父对你的养育之恩,助他洗脱罪业,重入轮回,不是比报仇更值得吗?”
三百十一年过去了,陈秋宜其实都快记不清赵择林的模样,仇人即便活生生站在她跟前,她恐怕都得好好辨认一番。
答应去历劫,好像怎么看都是好处更多。
陈秋宜点了点头,谢过孟婆对自己几百年的照拂,历劫去了。
陈秋宜穿越成了周应书。
但似乎有些出师不利,开局她就扑腾进了水池子里。
一身湿漉漉地被人从水塘里给拖出来,腹中还吞了好几口掺杂水草的池水。
“殿下!殿下!殿下!您没事吧!”
宫人们七嘴八舌地把周应书团团围住,其中一个梳着双髻,穿着水青色宫裙的女孩凑到周应书跟前,听得出来她很紧张,扯着嗓门高喊着,都快破音了。
“我有事……”
周应书呛了水,被众人推攘得晕晕乎乎,嘘嘘弱弱地开口回应。
“殿下……呜……这可完蛋了!”宫女哭哭啼啼,周应书头痛欲裂,怎么整得她下一刻便似乎要驾鹤西去了一般。
待众人七手八脚、手忙脚乱将她送回自己的寝宫时,皇后早已被惊动,前后脚地就到了,神色担忧地握了握周应书地手,冰凉凉的。
“儿,身上可有哪儿不舒服吗?”
周应书指了指自己脑袋:“头疼。”
方才趁着混乱,周应书打量了一下周遭的环境,雕梁画栋,房间里摆满了奇珍异宝,看来原主是个挺有身份的“殿下”。
直到皇后匆忙赶到,宫人跪了一地磕头,才知道原主周应书是皇后的女儿,难怪如此富贵。
太医诊断之后宣布:淑媛公主溺水受惊,脑后受硬物撞击,暂无大碍,需静养调息。
原主周应书,当今皇后最小的女儿,深受皇后宠爱,性子十分飞扬跋扈。不知什么原因落水,一命呜呼。
然后穿越来的陈秋宜便李代桃僵,成为了淑媛公主周应书。
周应书趴在床上,好不容易打发走了皇后以及一众前来探看的妃子女官后,她将目光转向眼前给自己捏腿的婢女,这婢女瞧着柔柔弱弱,在水池边的时候,一嗓子吼得差点将初来乍到得她给原地送走。
“殿下你看我做什么?”映荷被瞧得浑身不自在。
周应书抿了抿唇,问到:“映荷,你真亲眼看见有人推我下水?”
原主周应书被淹死在水池,陈秋宜借她的身体穿越到这个时代,在陈秋宜来之前,原主周应书的人际关系、喜好,以及她是怎么淹死的,现在这个周应书都是一概不知的。
方才皇后问及周应书为何落水,这个名叫映荷的婢女跪地称:老远见到有一个穿着白衣的人将公主推下水。
映荷点了点头,回道:“是。”
周应书继续追问:“但看的不真切,不知是何人?”
映荷继续点头:“是。”
周应书全程盯着映荷的神情,只见她眼中一闪而过一抹不易察觉的躲闪和心虚,周应书对映荷招了招手,示意映荷上前来。
映荷倾身上前,附耳周应书身侧,只听周应书轻声道:“我瞧着那人与你有几分相似,映荷,我落水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