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认可:“难怪此女竟能为帝!” 平行时空的女帝武则目露追忆色。 随着仙人的盘点,她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看到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曾经的苦难与挫折,此时的她来已经微不足道,而被立为皇后的高光时刻,仍让她念念不忘,看到这一幕,嘴角都忍不住上扬。 至于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唐高宗李治…… 她不知晓九泉下的李治如何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她并不后悔。 无论如何,她都李治心怀感激。 她能有今日,身为丈夫的李治功不可没。李治去世后,她几乎将夸成了完人。 可能武则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唐高宗李治会受她牵连,留下懦弱无能的声。 女帝眼中闪过一道寒光。 ——后世的史官不愿意承认武则的能力,只好将她的上位归于唐高宗的无能,这自欺欺人的样子何其荒唐可笑! 【弘道元年(公元683)十二月,在位三十四年的唐高宗李治去世,谥号皇大帝。】 【在位期间,他命人修撰五经正义,并称为五经的五部儒家经典进行解释,又将帖经和杂文纳入科举考试,诗歌亦在其中,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唐诗的兴盛;由长孙无忌主持编修,永徽时期彻底完成的《唐律疏议》,作为华夏存早的完整古代法典流传至今,后世影响深远;此外,在唐高宗李治手中,大唐王朝的版图抵达巅峰,就连当初拖垮隋朝的高句丽被一举消灭,空前的强盛震慑万邦!】 【李治去世后,皇太子李显即位,而武则被尊为皇太后。相较于历代皇太后,武则拥有更大的权力,来自李治的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取后处。”】 【此时的武则年已六十。封建社会,这个年龄的人称得上长寿,都开始安心养了。但武则却是一个例外,她依旧精力旺盛,耳聪目明,充盈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活力,这份活力来自权力的汲汲渴求。】 【——她不想退居深宫,不愿安心养。浸营朝政多年,几乎被李治手把手出来的她,不甘心放弃她的政治生涯。】 【倘若李显如他父亲一般英明神武就罢了,偏偏李显却是个糊涂鬼——刚刚即位,他就立皇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又授乳母子五品高官,宰相裴炎劝阻时,他居然振振有词:“哪怕要我把江山送给韦玄贞都可以,何必吝惜一个侍中!”】 【好家伙,这种话都得出。有你这种皇帝,真是大唐的福气!】 【反正宰相裴炎是被吓得不轻,深感这个皇帝不靠谱,他找上太后武则,商议废立子事。】 【后人无从得知此时的武则心情如何,是愤怒,还是狂喜?只知道后的结果——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李旦成了的子,而太后武则临朝称制。朝政大权就这样实际落入了武则手。】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同时打出一排号:“???” 李治的成就让他们震撼,居然打下了大唐大的版图,文治武功都辉煌一时。摒弃原先的偏见,这父子都不得不承认,历史上的唐太宗李世并未选错继承人。 紧接着,李显的所作所为更让他们震撼。 ——这是个什么样的败家子啊?连江山都能轻而易举拱手让人,这大唐江山是你打下来的吗?当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哪怕武则当皇帝都比他强,至少武则去世后继承依旧是他们的儿孙。 一切都是比出来的,这一刻,李渊父子武则篡位的反感都没那么强烈了。 【皇帝形同傀儡,太后掌握大权,这样的局势让许多李唐大臣不能接受,纷纷发动叛乱。平乱的过程中,武则诞生了堪称狂想的追求——既然都太后掌权不正言不顺,那我就让你们无话可。】 【——区区摄政太后,已经满足不了她的野心,要做就做正言顺的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