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盘点历史,昏君社死> 第22章 孝宣中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孝宣中兴(1 / 2)

【孝宣中兴的时代自此开启。】 “孝宣中兴?” “朕/我果然实现了大汉中兴!”汉宣帝刘询和霍光心中同时划过一个念头。 然后他们才听见后面陆续的两句话。也让两人一时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郁闷。 【——这是西汉最后的辉煌。】 【——也是最辉煌的巅峰!】 伴随着那道悠扬天音, 一轮红日从水镜中越出,万丈毫光遮蔽了众人的视野。 光芒散去,出现在眼前的赫然是一方熟悉的宫廷楼阁, 远远可见其中的画像。 “这不是孝武皇帝所建麒麟阁吗?”群臣惊诧万分, “那些画像又是什么?” 镜头好像由远及近不断拉近,直到麒麟阁内的画像清晰呈现在众人面前, 首先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排在最末尾的一幅—— 寒冷的北海之滨, 狂风卷起大雪, 裹在旧羊皮中的老者正摩挲着他那光秃秃的使者旄节:“不知死前可还能归汉……” 突然, 他瞪大了眼睛, 呆呆望着水镜中熟悉的画像, 念出那两个字:“苏、武?!” ——这不是我吗? 不等他思考自己的画像怎么会出现在上面, 就见水镜中的画面突然一转。 只见长安城内外人头攒动,欢欣雀跃的百姓,整齐肃然的汉军, 还有匈奴蛮夷打扮的王侯大臣都簇拥在渭桥附近, 几万匈奴王侯夹道相迎, 天子的御撵登上渭桥。 当汉宣帝刘病已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天地间顿时爆发出撼动天地的欢呼。 “万岁!” “万岁!!” “万岁!!!” · 水镜之外,大汉群臣倒吸一口凉气。 大将军大司马霍光看向年轻天子的眼W,w.52.G,d..神也颇为不可思议——这是何等众望所归啊! 这位大汉天子, 未来竟是一位中兴之主? 【甘露三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称臣,大汉王朝在西域的威望达到极致。】 【汉宣帝刘询见四夷宾服,感念过去辅佐自己的股肱之臣,于是命人画像, 署上官职姓名, 以功绩次第陈列于麒麟阁。这就是后世著名的“麒麟阁十一功臣”。】 【排在最后的正是后世之人最为耳熟能详的苏武苏子卿——他被困匈奴十九年不改其节, 始元六年,终于得以回归大汉。】 【汉宣帝为彰其忠贞不屈之节,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在北海吹着冷风的苏武猛地蹿了起来,顾不得旧羊皮袄敞开,冷风哗哗往身上灌。 一股沸腾的暖流从他的心脏处迸发,让他全身上下都热乎乎的,为之手舞足蹈。 “我归汉了!我归汉了!!” 另一边的大汉朝堂上也不平静。 像是一锅沸水轰地炸开,整个朝堂都热闹了起来,所有人看向汉宣帝刘询的目光前所未有的热切。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他们还只把这位少年天子当做大将军的傀儡,朝堂上的事情只要听大将军的就好了。 然而,想到那名传后世的《麒麟阁十一功臣》,没有一位大臣不为之动心。 哪怕是已经权倾朝野的霍光也不例外。 ——那可是名垂青史的机会! ——这位陛下他可太会了! 沐浴在群臣火热的目光中,汉宣帝刘询有一种自己快要被烤化了的感觉,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次的天机为他带来了好处。 他似乎用另类的方式获得了群臣认可? 汉武帝刘彻所在的时空,迎接他的就是群臣幽怨的目光了——麒麟阁明明是陛下所建,怎么陛下就没想到这样的好主意呢? 霍去病眼巴巴望着他:我觉得这个可以有! 水镜之中,从后往前,一幅幅画像飘过: 【苏武、萧望之、梁丘贺、刘德、杜延年、丙吉、魏相、赵充国、韩增、张安世……】 而每念到一个人名,被点名的人就忍不住喜形于色,无论已经是朝中高官还是如今尚未出头,盖莫能外! 沐浴在周围人艳羡的目光中,所有人只感觉一阵舒爽从脚底一路传到天灵盖。这一刻,汉宣帝刘询在他们心中好感+100! 十个名字转眼就点完了。没有被点到的大臣不禁一阵失望,随即便振作起来:果然以前还不够努力啊,要做出更大的功绩,为大汉做出更大的贡献,争取将来位列麒麟阁! 不少大臣的心中顿时有了目标。 至于为什么没有去想最后一个人会不会是自己,当然是因为大家心中都有人选。 麒麟阁的头号功臣,舍他其谁—— 拉近的镜头中,果不其然是霍光目光炯炯的脸。这幅画像上赫然标着—— 【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 “恭喜大将军!为大将军贺!” 见状,群臣纷纷道贺,霍光亦是大喜。 饶是以他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都忍不住露出喜色,可见其心中的心潮澎湃。 “圣明无过于陛下!” 他第一时间拜谢天子。但心中却浮现出一个奇怪的疑问:为何自己没有显示全名? 接下来出现的内容给出了答案—— 【霍光,西汉著名政治家,先后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一手将西汉从垂危边缘托举而出,可谓挽天倾之人。】 【其辅佐孝昭皇帝十三年,鼓励农桑,恢复国力,与民休息,数次大赦天下,恢复和亲,缓解同匈奴的关系,但同时也积极开拓西域,又辅佐孝宣皇帝六年,为后来的孝宣中兴作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 【霍光去世后,皇帝太后亲自吊唁,汉宣帝以天子之礼将其下葬,谥号宣成。】 水镜中,出现了霍光的葬礼,只见金玉满堂、辉煌灿烂,天子百官,尽皆在堂。 群臣无不艳羡地望向他,隐约能听见一些人窃窃私语:“真好啊。” “大将军大司马的葬礼好生风光啊。” 霍光本人的心情却很复杂:“……” ——有没有可能我还活得好好的呢? 虽然亲眼看见自己下葬怪怪的,但这份厚遇还是让霍光受宠若惊,对当今天子的心胸之宽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深知自己独揽大权其实是触犯天子威权,只是他坚信自己并没有祸国殃民,反而带领大汉走在一条正确的轨道上。换句话说,他觉得由自己掌权对大汉更好。自己比皇帝更行,那为什么不能自己上呢? 但如今看来,刘询也能做得很好。 自己已经年老体衰,而天子年轻力壮、亦是明君之选,自己是否该逐渐放权了? 霍光心思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 然而,下一秒水镜就给了他一记暴击。 【以霍光之功绩,理所当然被汉宣帝列为麒麟阁功臣之首,之所以不署其全名,完全是由于受到了家族谋反被诛的牵连。】 “谋反???他们疯了吗!” 霍光失声。 群臣哗然。 本就看不惯霍光的大臣更是跳了出来:“霍光废立天子,早有不臣之心。” 天子刘询当即表态:“朕信大将军!大将军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功德茂盛,海内共知!” 霍光顿时配合地露出感激涕零之色。 一时君臣其乐融融,殿中气氛恢复和谐。 【众所周知,霍光身上最大的黑点,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