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镇上,李秀娥等在路边,余儒海不喜的瞥了她一眼。 李秀娥唤了声大伯,余儒海冷哼一声,别开脸去。 李秀娥只当是余汉山要纳她过门,惹了余儒海不高兴,也没多想,余儒海能跟来写立妾文书,已是多少给了她体面。 余汉山在附近的巷子里打听了个媒人,出于保险,他没敢找村里相熟的王媒婆作保。 找到那媒人家里,一听是写立妾文书,媒人怀疑中间有古怪,不肯答应。 余汉山塞给她三钱银子,好说歹说,拉着人去见了李秀娥和余儒海,有亲长在,被聘的良妾又是个寡妇,看过余儒海手中的籍契后,这媒人才答应帮着写立妾文书。 拿着刚出炉的立妾文书,几人去了城里。 小雨仍旧沙沙的下着,到了衙门,余儒海自报家门,衙役知就是他家里出了个解元郎,没多为难,领着他们去找县丞。 余梦山先拿出立妾文 书待留存后,避免节外生枝,就将李秀娥支去了外面,随后才和余儒海办理了分户。 这事儿完全越过了陈根生这个里正,因是出了解元郎的余家,县丞叫人去跟高县令知会了一声。 待看到县里留存的官册,余儒海看到余娇的名字写在余启蛰旁,且是妻孟氏余娇,才知五哥儿那日说的话竟不是诓他,还真是将籍契改了。 可家里的户契一直是他放着,没有凭证,五哥儿究竟是如何来县衙改掉的官契,余儒海很是不解。 高县令闻听是余家要分户,出于对余启蛰的看好,便过来看了一眼。 “高县令。”见高云升走进来,余儒海忙行礼问好。 高云升笑了笑,“余老爷子,好端端的怎突然要分户?”俗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是家族子嗣繁荣数世同堂,于名声是有大好处的,会叫人觉得此宗族家和人睦,子弟人品淳厚,才能合 家而居。 余儒海有些羞愧的道,“说来惭愧,家里出了个不肖子,为免人心不合,恐伤天性,只得分户。” 他拿出断绝书,递与高县令,“他要纳妾进门,败坏我余家家风,我断断是不允的,还请您做个见证,这不肖子已被我赶出家门,日后与我余家再无关系。” 余儒海只提因余汉山要纳妾,绝口不提他与小寡妇私通,反倒显得高风亮节。 高县令接过断绝书,看了余汉山一眼,余汉山此刻倒有了些羞耻心,他低下头去。 高县令收回目光,将断绝书看了一遍,“律草有言,凡隶于一户籍者,为一家。父母在,欲别立户籍者,须经父母允许,官府不参与裁决。” 他看向一旁的县丞,道,“既你们已商议好,那刘县丞,你帮老爷子将分户办了吧。” 能狠下心与亲子断绝关系,也可见这余老爷子倒是个家风严谨,门户清正的 ,不愧是能养出一个解元郎的孙子来,高云升不免高看了余儒海一眼。 刘县丞登记造册,给余汉山起了个户头,将余家三房成员的名字全都迁到了另一本户契上。 高县令招呼余儒海坐下喝茶,笑着问起,“你们余家在京城可是有相识的关系?” 余儒海摇头,“倒是没有,您也是知道的,我们余家就是乡下的小门小户,宗族里数代都无人致仕,没什么人脉背景。”他心里纳闷高县令为何会这般问。 “是吗?”高县令也有些疑惑,“几个月前,有锦衣卫千户来衙里改了你家的籍契造册,我若没记错应是你们余家二房的一个姑娘,说是被你家买去的冲喜媳妇,前次造册时登写错,记成了二房名下的闺女,让我们更造成五郎妻氏。” “锦衣卫千户?”余儒海惊讶了下,他满头雾水,虽住在穷乡僻壤,却也是听过锦衣卫大名的,那 可是京城直达天庭的官,横行无忌,抄家捉拿了不知多少犯罪的大官,一向凶名在外。 五哥儿怎么会认识那样的人? 看着余儒海的神情,高县令觉得他倒不像是有所隐瞒,应是真不认得锦衣卫的人,那看来,只能是他家那位五郎的相识了。 “来,喝茶。”高县令笑着招呼,又说道,“我是很看好你家五郎的,他可曾拜过老师?要不要我在京城帮他引见一位大人?我原先的房师是詹事府的府丞,若是五郎愿意,我可写封信去京城,到时五郎去京城会试,也好有人照拂。” 余儒海一口茶还未咽下去,闻听高县令愿意帮启蛰引荐京城做官的老师,不禁喜出望外,匆匆咽下嘴里的茶水,生怕高县令反悔,赶忙拱手行礼道,“我先替我那孙儿谢过您,就有劳您帮忙写信引荐那位大人,京城那处人生地不熟的,五哥儿有人照拂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