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大体相同的瓶子,居然一件失败,一件成功了。 相同的温度,相同的烧窑技术,不可能是因为温度的关系,产生这么大的变化,那就只有可能是红釉配方了。 这次烧制,陈文哲主要是做实验,所以每一件瓷器使用的配方,甚至是入窑摆放的位置,还有控制温度的手法,都有所不同。 现在出成果了,按照他最理想的方案,也就是第一窑的烧制方法,直接烧制成功。 而第二窑就失败了,想来第三窑也不会太过乐观。 果然,一座座窑口打开来查看,随便扫几眼,就知道,全都失败了。 不说红蓝掺杂在一起烧制的两件,他没有合适的配方,这么做,就算有大师级控温技术也是白搭。 其中两件,是上下两条龙互相缠绕,分离的不太干脆,失败了。 另外一条,左右缠绕,在分界处,不管是青花发色,还是红釉发色,都不行。 烧了六件,就成了一件,这让陈文哲有点失望。 不过,能按照他的想法烧制成功一件,他就能按照这种方法,烧制成功无数件。 可惜,这也不是没有缺陷的,那就是他开一座窑口,就只能烧制一件,要不然,他的控温技术在高也不行。 “数量始终上不去,怪不得青花釉里红历代一来,都那么稀缺。” 摇了摇头,陈文哲发挥自己的脑洞,开始再一次创作。 他信邪,所以这一次制作的作品,全部是青红两釉分离。 只要青花和红釉稍微分开一些,他就可以烧制成功。 既然成功率有保证,陈文哲也就没必要全部烧制成象腿瓶。 先前烧制象腿瓶,一个是因为它器型大,另外一个就是因为制作简单。 其实他想差了,象腿瓶有四十厘米高,直径却只有十五厘米,这么一只瓶子,缠绕上两条龙,想要做到完全分离,还是有点难度的。 所以,这一次陈文哲只做了一件,其他不是做成了盘子,就是做成了大罐。 这样的两条龙更容易舒展开身体,而且还互不干涉。 等入窑之后,陈文哲小心的控制温度,等过了警戒点,感觉接下来没问题了,他就设置好接下来的烧成温度,就不再管。 连续忙了两天,他还是有点累的,不过,收获也算满满。 梳理这两天的收获,陈文哲很清楚,从烧成技术上看,要得到好的釉里红和青花颜色,各自都需要在特定的烧成制度下进行。 要将两种颜料在统一的烧成制度下烧成,必须寻找在同一制度下烧成的釉里红配方和青花配方。 现在陈文哲所用的手段,可不是他独创的。 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就架不住认真,只要认真了,什么也能做出来。 他利用的方法,其实在九十年代,就被人研究了个透彻。 九十年代,有些高手,就算用柴窑烧制青花釉里红瓷,也能成功。 只不过,仍然需要熟练的烧窑师傅,才能掌握窑炉气氛,且不能大量生产。 而用现代测试手段,用煤气烧制青花釉里红瓷,也是在九十年代,经过专家科研课题组才完成的项目,且只能小批量生产。 相比柴窑烧制和利用测试手段进行试错烧制,陈文哲的成功率算是高的。 但是,他也只能小批量生产,所以,之后青花釉里红的瓷器,价格还是会居高不下。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八点陈文哲才起床,因为这个时间,他又可以开一次窑。 其实他最期盼的还是牡丹瓶,使用青花釉里红技术,烧制出一幅富贵牡丹图,那肯定很漂亮。 只不过,限于技术,陈文哲这一次耍了点小聪明。 打开一座气窑,里面露出两只盘子。 外沿青花发色浓艳,内部过墙枝挑着一朵朵牡丹花,散发出浓郁的红光。 看到这种结果,陈文哲知道,他的想法实现了。 盘子外部施青花釉,内部采用过墙枝的技法,把牡丹花弄到了盘子内部,这样,外面青也叶,内部红花,两者分离,适合他控制温度,所以才能烧制成功。 可惜,这还是取巧的手段,不算真正的青花釉里红。 这么烧制一次,也不过是看看是不是可以大批量烧制,现在陈文哲算是成功了。 最起码他没有让铜离子全部挥发掉,他已经可以成功的实现釉里红,只不过,还需要摸索青花和釉里红同时烧成的配方。 现在,按照他的烧成方法,只要控制上下两部分的温度,青花和红釉就都可以完美发色,最主要的是,这么做可以大批量烧制。 叹了口气,打开了第二座气窑,这里面烧制的是牡丹梅瓶。 他还是采用的取巧的办法,两棵牡丹都是斜枝牡丹,尽量让枝叶和花朵分开。 两棵牡丹全都向同一个方向倾斜,正好把一件梅瓶分成四个部分,两面对立的牡丹枝叶,另外两面则是大红的牡丹花。 这一次烧制成功,两件梅瓶就很漂亮了。 青红两色互相衬托,让牡丹花显得分外娇娆,令人赏心悦目。 青花釉里红艺术瓷,素雅与艳丽的和谐统一,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特别是其上的牡丹,叶青花红,雍容华贵,国色天香。 “总算得到了一对满意的作品!” 这边刚刚高兴了一下,再次打开第三座气窑,里面出现的却是报废的一只大罐。 接下来,接连三次,都是废品。 两只大罐,两只大碗,全都报废了。 “还是要红蓝分离啊!” 这一次,陈文哲也算是彻底认清了现实。 如果没有准确的配方,红蓝两种釉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