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的很多工艺,其实都跟雕刻有关。 所以,剔花亦称剔刻。 这是指以剔除纹饰以外的空间,进行坯胎装饰的方法,俗称减地露花。 剔花,实际是凸雕技法的一个变种。 而对于雕刻,陈文哲的技术已经很高,所以他也特别重视这一方面的技术。 因为相比其他工艺,他学习剔花、刻花、划花工艺,实在是方便快捷的多。 比如剔花的方法很多,他都可以看一遍技术要点,就能学会。 剔花中的剔化妆土、别胎、剔釉等,只要雕刻技术过关,又有多大难度? 就算是大面积剔刻,也没有什么难度,局部剔刻就更没什么问题。 只不过,不是什么瓷器之上,都可以使用剔花工艺。 要知道剔花方法源于北方磁州窑、西夏窑等,南方瓷窑就很少使用。 北方谙窑剔刻,都是在化妆土或者釉面上,剔刻花纹。 烧成后剔刻部位露胎,与釉面和花纹形成反衬,这是剔刻露胎法。 龙泉窑与其略有不同,是在半干的瓷坯上,将花纹以外多余的“地子”剔除,然后施釉焙烧,烧成后花纹均在釉下。 各个窑口,各个历史时期,剔花工艺的表现和手法都不同。 比如龙泉窑剔花,可以称为剔刻覆釉法。 剔刻的花纹,在釉下可以长久保护。 既可显示花纹层次,又可显示釉色之美。 还有,剔花方法主要流行于元代,明代也有。 如元代龙泉窑缠枝牡丹纹梅瓶的“地子”,就是剔到出来的。 剔刻有时容易被误作模印,其实是有区别的。 模印都知道,容易制作,制作速度快,可以大批量制作瓷器。 但是,这就跟印花一样,大批量制作出来的东西,价值肯定很低。 往往手中作品,或者工艺更加复杂的作品,价格更高,因为数量肯定更少。 比如白地黑剔花,就是剔花中的高档品,这种瓷器多见于北宋晚期至金代。 其法是在瓷胎上,先施白化妆土,稍干后施黑化妆土,刻划出纹饰,再剔掉花纹以外的黑化妆土,露出白色化妆土地子。 这种工艺的关键,是不伤底层的白化妆土,要求工匠有很高的技术。 只有当瓷坯和化妆土的湿度恰到好处、半干半潮时才易操作,最后罩透明釉入窑烧制。 白地黑剔花是剔花装饰中工艺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品种。 黑地白剔花是反向剔除花纹内的黑色彩料,花纹为白色。 还有南河当阳峪、扒村等窑的深剔刻,不但剔去了化妆土,因下刀深还剔去了一层胎,立体感非常强,是瓷器上的浮雕。 这样的瓷器,只要看工艺,你就知道,普通工匠是绝对做不好的。 所以,这种瓷器只要生产出来,就是精品。 如果能够流传到现在,那就肯定是珍品。 这种等级的瓷器,看的肯定是手艺。 手艺好,工艺价值就高。 有时候年代反而不重要,特别是一些高古瓷,如果工艺不行,就算有几千年的历史,也没有多少价值。 当然,如果在这些顶级工艺之上,还能施加一些特殊的釉色,那就更好了。 像是绿釉剔花,这种工艺与白釉剔花一样,只是需要先高温素烧,然后施绿釉,再低温烧一次。 白釉褐彩剔花,是宋金时期定窑的产品。 漂亮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梅瓶,初看上去很像是剔花,实际却是改进品种。 聪明的工匠,没有按照常规剔除花纹轮廓外的化妆土,而是在花纹内的白色化妆土上敷褐彩。 这是对剔花工艺加以简化和改进,虽然没有剔刻,却有剔花的视觉效果。 辽代的剔花瓷和中原地区相比,露胎不多,胎色为灰白或土黄色。 色彩的明暗对比不强烈,似乎在追求一种平和柔美的风格。 辽代的剔花瓷中的代表作,是辽代白釉剔花玉壶春瓶。 这是晋北窑场生产,器型为撇口、细长颈、溜肩、圆腹。 造型倩丽,密密的纹饰裹满全身。 六组弦纹,将花纹清晰地分为五层。 第一层为,如意云头纹; 第二层是辽代瓷器上很少见的凤纹,凤作侧面飞翔状,凤头很大,大眼勾喙,五根长翎尾简洁整齐; 第三层是宋元时期瓷器上,最常见的卷草纹; 第四层是荷花水波纹,风吹水动花摇曳,充满了情趣; 第五层是莲瓣纹,此瓶是粗犷与细腻、华美与朴素的结合。 这样的瓷器,这样的工艺,就算是瓶身有明显的裂纹,曾经补过锔子,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这种等级的瓷器,随着时代变迁,技术却是在退步。 比如到了辽—金时期,黑釉的剔花玉壶春瓶,其瓶身就只剩下三层纹饰。 一般主题纹饰同样是凤,只是由于流釉,花纹有些模糊。 这种水平,跟辽代已经没法比。 手艺人,在盛世之时,肯定能做出更好的瓷器,毕竟能安下心来学习、工作。 归根到底,整个剔花工艺,不管是怎么剔花,都属于雕刻系。 这种手艺,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绝对学不好。 这些古瓷上的刻花、划花、印花、剔花工艺,说起来都是玩的雕刻。 可以说,只要雕刻手艺过关,对于这四种工艺,都可以很快掌握。 从刻花、划花、印花、剔花这四种瓷艺名称看,就知道全都跟雕刻有关,但是,它们又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