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家,心思全在那个孩子身上。我真怕哪一天,要是我也走了,小逸可怎么办啊……” 钟永林知道自己勾起了阿婆心中最黑暗的往事,尽管他的心中也如刀割斧劈一般疼痛,但这毕竟是一个不可能回避的话题。十二年了,阿婆今天终于约他来,就是准备好了面对它。 “查姨也不要太难过,良兄其实是个非常顾家的男人,他为家人所做的,远比看起来的要多得多。我相信,如果他在的话,一定是希望家人能够平安、快乐,像没有经历这一切以前那样。” 阿婆放下了碗筷,用袖口揩了揩眼角:“哎……说得是啊……阿良这孩子啊,哪都好,就是太有主意,和我那老头子一样。人家都说,听人劝,吃饱饭。可这爷俩啊,呵,可真是像得不找钱,总觉着自己比别人聪明……”阿婆皱起眉头敲着桌子,“聪明反被聪明误哇!” 看着阿婆这么大年纪的人动怒,永林的心中满是同情。他能理解阿婆的愤懑,但很多事情,是人所左右不了的。他端起酒杯,“查姨,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钟永林没说出来的后半句话,阿婆有着深深的认同。于是她也端起牛眼杯,抬起满是褶皱的沧桑面庞,眼中充盈着哀求:“永林!……” 钟永林开门见山:“小逸的事情,查姨你一定要放心。” 他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放下酒杯,从手提包中拿出了一个瓷碗、一双红筷,又在碗中放了一个苹果,郑重地递给阿婆。 这是寄亲礼节中,义父认养义子女的礼数:碗和筷是固定的习俗,象征着长命富贵;碗中不能空着,总要放些什么来寄托义父对义子女最大的心愿,钟永林选择的是苹果,寓意是希望小逸能够平平安安。 “永林无儿无女,就算查姨今天不请永林来,永林心中也早已经把小逸当成了自己的闺女。” 阿婆接过这些时已激动得泣不成声。她颤抖着双手,洒了一桌子的酒才将三个杯子斟满。 阿婆端起其中一杯:“这一杯,是查姨替阿良敬你,将小逸托付给你……”阿婆一饮而尽,然后不顾永林的劝阻,又端起一杯:“这一杯,是查姨代小逸敬一杯酒,今后以父女相称,林当尽教,逸当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