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银忍不住哼了一声,为什么?当然是为了不让你死于非命! 北陆道商路相关的存档,那都是商务方面的资料。不管是高田阳乃,石田三成,还是大熊朝秀,大藏长安,她们都没什么理由反对。 毕竟,单纯是钱粮的事,最多就是手下人手脚不干净。所以,她们几个都不会送假资料过来,顶多是模糊或者遗漏,没必要深究。 但三地斯波领与关东侍所奉行所的财政数据,那就不一样了。 不说高阶武家之间相互的利益输送,政治交易,单单说起军事预算,那就是满满的猫腻。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军中姬武士拼死拼活,不就是为了重赏?这军事支出从来都无法细究,明白重金之下必有勇妇的道理就是了。 义银的确想要完善家中法度,但那也得一步步来,让重臣们有个适应的时间,慢慢把一些不好的习惯改过来,把过往掩盖掉。 如果这些数据现在就送过来备份,那等于是将把柄送来问注方,谁还能安心做事? 三地斯波领的代官可以是高风亮节,两袖清风,但跟着她们混饭吃的部众也都没问题吗? 还有军方那些大佬,谁没做过一点越界的事? 就说真田信繁那个山猴子,整天想着占关东侍所的便宜,给真田众搞福利,她就第一个经不起审计清查! 但查出来有问题又怎么样呢?义银还能为此剥夺她的领地,让她滚蛋别干了?还是罚她的钱粮,让她带着手下受穷吃糠? 义银好不容易笼络了滋野三族,借助真田信繁拿下西上野之地。虽然过程不是很愉快,但毕竟是扩张了斯波家在关东的势力。 为了一点钱粮的事,就要自己打自己的脸,收拾自己的亲信,逼得地方部众心怀不满,义银脑子坏了吗? 如果井伊直政真把这些地方大佬,军方大佬逼急,义银是挥泪斩马谡好?还是饭腐永远在路上好? 井伊直政的心思是好的,人也很聪明。她看出义银同意建立问注方就是要收紧监督权,她也愿意为义银去冲锋陷阵,不顾自身前途。 但义银不需要她这么做,治大国如烹小鲜,有些事急不得,只能是徐徐图之。 义银是开创家业的第一代家督,威望崇高压得住家中那些鬼魅魍魉一般的小心思,他还年轻,有时间慢慢玩,没必要搞得太难看。 就像是李世民可以允许手下骄兵悍将得以善终,朱元璋却只能举起屠刀帮后人拔除杂草。 年纪的优势,真的很重要。 只要开国之君自信能用寿命熬死开国元勋,许多麻烦就不是麻烦,没必要搞得鲜血淋漓。 岛国比起天朝,体制也不一样,更不能学天朝帝王那样决断。天朝集权,岛国封建,义银又没有谱代老班底,根基更浅薄。 对他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用斯波忠基金建立起相对忠诚的斯波编制体系,再用鸠占鹊巢之策种下血脉子嗣的紧密整个家臣团。 左手斯波忠基金,右手鸠占鹊巢的义银,他不需要把斯波家臣团收拾的太狠,反而要适当宽松,体现自己仁义之君的形象。 但是,井伊直政这丫头并不知道鸠占鹊巢之策。 她认为以北陆道商路对斯波忠基金提供长期年金的重要性,为了斯波家业稳固,就必须加强对北陆道商路的监督管理。 她的这份忠心,义银很感动。 他甚至觉得日后可以考虑让井伊直政加入,成为鸠占鹊巢之策的一部分,以回报她对自己的深情。 但此时此刻,义银却不能告诉井伊直政。 老子要在女尊世界开逆后宫,斯波忠基金的铁杆庄稼只是过渡时期,最终斯波家的长治久安还是要依靠血脉子嗣。 所以,他对于井伊直政表现的过于热心与忠诚,只能是泼冷水,对问注方的职权范围划定限制。 井伊直政对义银的做法,也的确是不理解,她还要鞠躬恳请,坚持自己的意见。 “君上,我以为。。” 义银甩手打断她。 “你年纪还小,许多事你不明白。问注方一事就这么定了,你不要去无事生非,明白了没有!” 义银是好心,但他却忽略了井伊直政的心情。 被仰慕的主君说成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井伊直政更加不服气,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些成绩来,向主君证明自己的担忧没错! 义银不知道自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见井伊直政低头沉默,还想宽慰她几句,以示恩宠。 正在此时,门廊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两人一起看向门外,蒲生氏乡带着明智光秀匆匆走了进来,向义银跪拜行礼。 义银皱眉看向明智光秀。 在解决了三好义继的问题之后,明智光秀已经回去京都,处理斯波家对幕府的交涉,解决西近幾战事善后诸事。 “明智姬,你怎么回来了?是京都出了什么事吗?” 明智光秀肃然道。 “君上,出大事了。 刚刚开春,织田殿下就命令南近江的织田军进入坂本三井一线,围困比叡山,以天台宗勾结武田家为名,要求觉恕上人做出解释。” 义银冷笑道。 “解释?她这是去讨钱的吧? 织田家这几年就没停下过战事,再多钱粮都不够织田信长挥霍的,她是眼红比叡山的财富,借机讨要军费。” 义银对织田信长的性子很清楚,唯一疑惑的就是武田信玄上洛之事怎么这么快就暴露了? 他能知道此事,是武田信虎这位武田前家督刻意泄露,织田信长又是怎么知道的? 现在才开春,武田信玄那边还在农忙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