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处小山坳外,宋明浩介绍道:“科长,这是一处监视点,小关山北坡都可以清楚观察到。” 左重看看地形点点头,既能挡风,又可以凭借草木隐藏,老宋还是有进步的,抬脚便往里走。 穿过稀疏的树林,一个特务从灌木丛里面钻了出来,弯着腰招了招手,左重三人立刻压低身子,他们已经进入对方的可视范围。 这会顾不上什么风度了,左重踩着鸭子步,向着手下靠了过去。 一见面,刚刚打信号的特务蹲在地上,小声向几位长官做了汇报:“科长、古副科长、宋股长,目标还在山上转悠,这是详细记录。” 左重努努嘴示意古琦看一看,他自己从口袋里掏出袖珍望远镜,观察起小关山上面的详细情况。 小关山说是一座山,其实就是一个土坡,只是土坡比较大而已,从军事地形上来说,马马虎虎称得上要冲之地,制高点,但周围缺乏必要的战略支撑,是一块死地。 现在是寒冬腊月,北风将山上的树木吹得东倒西歪,可就在北坡的风口处,左重从望远镜里看见一个农民打扮的男子,此人不仅不避风,反而跑到一块空地上坐下。 这是怕不够冷,专门来找刺激的?不过看着对方缩手缩脚的模样,显然冻得够呛,左重心中疑虑更甚,紧紧的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科长,山上那人在这转悠好几个小时了,没有记录、测量,就是这里坐一会,那里坐一会。”古琦合上监视记录,觉得满头雾水。 左重没有回答,注意力都放在了可疑人员身上,只见他盘腿坐在地上,脑袋顺着山脊线张望,口中念念有词,不时还看看宁波市区。 跟日本间谍之间的斗智斗勇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左重就是想破了脑袋,也看不出这个人的目的。 目标一坐就坐到了晚上,气温变得更低了,左重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暗自庆幸初九是盈月,亮度足以让他们看清对方的动作。 “科长,他站起来了。”宋明浩冻得牙齿打颤,语气兴奋说道。 他不说左重也看到了,可疑人员这会站起来仰头看天,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天上除了月亮就是星星,有什么东西值得他这么用心? 此人看了一会天空,接着一步一步地在小关山上走着,似乎在用脚步丈量着距离,当走到一颗大树边,他拿了一个东西做了个记号。 然后他重复了刚刚的动作,分别在两个地方进行了停留,最后拍拍身上的尘土,向着山下走来。 左重几人把脑袋低下,明亮的月亮方便他们观察对方,也容易让对方发现他们,特别是脸部三角区的反光,在月光之下非常显眼。 直到目标彻底消失不见,大家才慢慢抬起了头,虽然对方的表现很业余,可该有的警惕不能少,左重小声命令:“保持警戒,再等一个小时,确保对方没有留下暗哨。” 天寒地冻的夜里趴在地面上,真不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左重觉得自己快要冻僵了,厚实的大衣根本挡不住一股股的寒气,他身边的古琦和宋明浩甚至打起了哆嗦。 这一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异常缓慢,左重第三次看了看手表后,小声下令:“你们在这里留守,我去小关山上看看情况,注意警戒。” “是。” 左重弯着腰走出山坳,顺着月光下的一处处暗影快速前进,可到了山上就无法彻底隐蔽了,他只能借用树木的遮蔽大概隐藏身形。 艰难走到可疑人员做记号的大树旁,左重掏出手机,调低屏幕的亮度,用微弱的光照查看着,手电太亮,隔着很远就能看到亮光。 很快,他就在半人高的位置发现了一个三角形符号,左重关掉手机屏幕,又去剩下的两个地方进行了考察,同样发现了同样的符号。 吹了一天的冷风,就为了夜里画几个记号?这有什么意义? 小关山周围没有军营、机场等重要军政机构,做记号的位置也不适合做火力点,就算是为飞机做轰炸引导,那也应该去山顶吧? 左重思考了一会,一脸肃穆地走下山,跟古琦等人汇合后,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在没搞清楚对方的真实目的之前,不允许贴靠侦察。” 宋明浩和古琦齐声说道:“是,科长。” 回到左府,左重来不及吃饭直奔自己的书房,想要搞清楚对方的目的,必须先了解小关山有什么特殊之处,那本地方志应该有记载。 翻来地方志,左重一目十行,找到了小关山的描述,只说山名是因一高僧大德坐化而来,对于其历史却一笔带过,似乎没什么可以值得一书的内容,真的如此吗? 这些高僧坐化之地,哪处不是名山大川,后人为了纪念,定然要大书特书一番,可到了小关山就没了,就一句地因山名、山因僧名。 左重觉得这事得去问问祖父,不光因为他在宁波生活了一辈子,也因为老爷子博览群书,说不定在其他地方见过小关山的历史。 当左重敲响祖父左学臣的房门时,老爷子正在灯光下看书,人老了睡眠就差,与其辗转反侧,不如多读点书,看见孙子来,他指了指一旁的凳子:“坐吧,这么晚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办,放心,虽然北仑那边已经开始了,但几十万的现金还是拿的出来的。” 左重微笑摇头:“并不是,孙儿是有事想要问祖父,您知道南郊的小关山吗?为何我在地方志中不见对其的详细记载,您在其他古籍中是否看到过,此事很重要。” “喔?你等一等。” 左学臣没想到左重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他将手中的书放下,走到书架前取出另一本古籍,左重的眼很尖,看到书名是《崇法寺冈记略》,崇法寺跟小关山有关系? 左学臣拍拍书面,问了左重一个问题:“左重,知道全望祖吗?” 左重闻言颔首:“记得,是咱们宁波本地人,前朝浙东学派的重要人物,曾被举荐博学鸿词,同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后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