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部分,曹洪以四面出击来作为应对,其实也算是不错的方法,可是曹洪忘记了一点,再怎样好的应对决策,也是需要人去做,去执行!
曹军轰然暴动,四门大开,旋即有兵马鼓噪而出,自然就吸引了斐潜和荀谌的注意。
见到此情此景,斐潜也不由得有些紧张起来,
毕竟就算是心中已经把曹军这些兵卒都当作是蜚蠊一般,但一下子涌动出来这么一大群……哦,四大群,也是难免会让人寒毛耸立。
曹军这是要Allin了?
对于斐潜来说,曹军全军出击反倒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就像是之前提及的一样,斐潜的筹码,略显不足。
虽然牌面大,但是筹码不多。
所以即便是斐潜也跟着Allin,但是也仅仅能赢下自己筹码的那一部分,而另外的一部分就很有可能会白白见着其逃离了……
在没有机关枪的年代,想要大规模的消灭对方的兵卒,或说是仅仅压制对方兵卒的进攻,都是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一旦对方形成了漫山遍野的状态,很多时候就只能是依靠打击一部分来震慑另外的一部分,甚少能够直接将对方一口气直接压垮击败的。尤其像斐潜这样兵力相较于曹军少了很多的,就更加不可能以硬碰硬来解决问题。
不过,斐潜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毕竟斐潜也是久经战场的了,稍微观察一下就发现这些曹军喊得大声,但是行动却不够坚决果断,只是在大营边缘位置鼓噪呐喊,却鲜有部队向前推进……
『有些意思……』
又是看了一会儿,斐潜忽然笑了起来。
很显然,曹军派遣出来的这些曹军兵卒,并没有足够的胆气。所以这些兵卒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同样的策略,要依托大营的防御力量来给自己壮胆。
都希望别人是傻子,实心眼的先冲上去,结果就发现所有人都在原地踏步,甚至还往后撤了。
『哈哈……这等兵卒……』
斐潜哈哈笑了两声,便是卡了一下,因为他想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既然曹军派遣出来的是一般的曹军兵卒,那么那些中领军和中护军又是去了哪里?
左翼?
右翼?
中阵?
抑或是要突围而去?
还是以上答案都不对,只是为了故意消耗兵卒人马?
斐潜举起了望远镜。
左翼。
许褚已经突进了安邑城下的曹军营地。
外围的骑兵正在警戒。
火炮队正在清洗和调整。
而曹军大营的方向则是被安邑城挡住了……
正面。
曹军兵卒阵线畏畏缩缩,进一步退三步,而且还没有骑兵。
而且即便是真的曹军奔袭到这里,那么曹军就要承受被左右两翼包夹的风险。所以除非是曹洪准备孤注一掷,否则不太会选择这手段。
右翼……
斐潜思索了片刻之后,便是再次下令。
『给右翼传令,主动进攻!』
传令立刻将号令传出。
旌旗招展。
号角低沉。
『主公这是要试一试曹军?』
荀谌在一旁问道。
斐潜点了点头。
在不清楚敌方具体意图的时候,扔出一些筹码,来试探一下对方的反应,是牌桌上的最常见的手段。
斐潜不愿意去啃曹军大营,那么就只能尽可能的引诱曹军出击。
曹军大营防御工事实在是太多了,真要贴着曹军营地去打,必然是吃亏的,所以如果能够将曹军引诱出来打,显然会更适合一些。这是斐潜最为基础的博弈底线。
只要将曹军最终的士气削减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坡下营地的一幕,就很有可能会重新上演。
现在曹军兵卒大量涌动而出,不管曹军的目标是什么,先啃一块肉再说!
不将这些普通的曹军兵卒打痛,曹军的那些精锐兵卒多半也不会轻动。
荀谌依旧有些担忧,『主公,若是曹军尽起大军,直扑此地……』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只不过么,很可惜……
『曹军虽多,然心不齐,此乃可乘之机也。』斐潜沉声说道,『即便是曹军真来,此处也有应对之法。』
如果曹军真的是齐心协力,那么现在的战局肯定是不同的。至少不会像是现在这样,只能由曹军的中领军和中护军来支撑着,一旦中领军中护军又也出现问题,那么曹军的最终失败就必然无法避免。
而且就算是曹军真的来打斐潜的中阵,斐潜还有应对的手段。
『主公是说……』荀谌转过头去看,『是那些车辆么?』
斐潜笑了笑,也转头去看。
在斐潜中阵高台两翼,有一些奇形怪状的车辆。
这些是新式的武器,『奔火雷』。
名头么似乎有些响亮,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太稀奇的物品,就是简单的火药加上箭矢,或者说是火箭的初级状态。
这种粗浅的火箭,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
明确有记载的,是在北宋时期。
最初的火箭是纸质品,北宋工匠用硬纸卷成纸筒,装入火药,然后绑在箭杆上,从火药筒一侧小孔中引出引线,点燃后再用弓弩发射出去,当火药筒被引燃后,喷出的火药气体推动箭矢朝前飞去。
到了明代被大量的军事使用,出现了多联装集火发射的火箭巢,其中一次发射20支的被称为『火龙箭』,一次发射32支的称为『一窝蜂』,威力最大的是一次发射100支的『百虎齐奔箭』。当明军使用这些火箭攻击对手时,会产生十分骇人的效果,史书上形容为『总线一燃,万矢齐发。势若雷霆之击,莫有敢当其锋者』。
但是后来么……
武器装备呢,还是人在用的,明朝吊炸天的这些名号的武器,并没有能有挽救内斗党争到了极致的大萌走向灭亡。
斐潜看着这些『奔火雷』,心中多有些感慨。
华夏的火药发展其实一直都不算差,只不过到了大辫子时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反而是流传到了外域之后,反过来将大辫子掀翻在地,好一顿的蹂躏。
没错,大辫子朝一直都不肯承认的一点,就是掩饰和遮蔽了当年八里桥的一些战斗细节。因为在八里桥,骑兵并不完全是被洋枪洋炮所击败的,其中还有英军火箭的功劳。更为搞笑的是,这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