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1400章 山雨急(加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0章 山雨急(加更)(2 / 3)

/br> 杨众捋着胡须的手顿了顿,旋即点头一同赞叹起来,两个人似乎都在表示对于征西将军的心悦诚服。

只不过这样的姿态当中,有几分是真的,有几分是假的,就只能是各人自己才知道了……

杨修拱拱手说道:“某明日即返平阳,此处就拜托令君了……”

“少郎君请放心,某自理会得……”杨众拱手回礼说道。两人对视一眼,似乎交代了一些什么,又像是什么都没有。

风雨似乎大了一些,洒落在函谷关的城头上,浸润着那些曾经被刀砍斧凿,火烧血染的青砖城墙之上,也浸染着城门上方那涂抹了朱砂的三个大字“函谷关”,雨水在笔画之间汇集着,然后缓缓流淌下去,就像是浓稠的血液在往下滴淌一般……

………………………………

雨幕之中,斐潜勒马而立,虽然披着蓑衣,但是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细细的春雨依旧调皮的从各种角度钻进斐潜的怀中,将衣润湿。数十名的护卫跟在斐潜身后,因为跑了一段路程,人马都在朦朦细雨内吐出长长的白气。

这两天,斐潜一边调配军马,一边查看周边的地形。贾衢回到了壶关县城准备粮草等物资,而他则是带着龚浚和凌颉两个人,趁着袁绍的兵马未至,在周边的山道当中转着圈子。斐潜一行人都是轻骑,又都是身手矫健的并州汉子,再加上斐潜亲自带着,所以也没有人表示这一路走来有多么的艰难。

大敌当前,斐潜依旧是在山中转悠着,似乎一点都不着急的模样,仿佛所有的一切,都在斐潜的掌握当中。

看着斐潜在雨中已经立马良久,身边黄旭有些忍不住趋前说道:“主公,要不要支一个雨棚出来?反正也不费事……”

斐潜摇头笑道:“某在雨棚当中坐着,然后你们在雨里站着,淋着,这算是什么道理?别操心这个了,去帮我将龚凌二校尉叫过来。”

黄旭憨笑了一下,退下去传令,不多时,龚浚和凌颉二人就从队列当中赶了过来。

斐潜指了指左右量侧的山岭说道:“此处山峦盘旋,地形变化多端,倒是适宜步卒作战……”若是说时间上或是战况允许,斐潜还真的想将在汉中山地之内训练的山地营调一部分过来,而现在,也就只能指望着相对来说比较强悍,且擅长多重作战的龚浚和凌颉两人带领的斥候营能够先担起这个责任来。

这两天在太行山区转悠,斐潜确实发现在后世十万大军入太行真不是一句空话,在这样的地形上,能够大规模行军的只有太行八径,但是能够走人的却远远不止这八条道路,所以如果在这山中打游击,确实是天造地设的一方宝地。

“这里?”龚浚顺着斐潜指着的方向左右看了看,略有些迟疑的说道,“这山头,上去倒是也不难,只不过若是要爬上去,就需要耗费许多体力了,若是再加上拼杀……这……”

斐潜哈哈一笑,慢慢的和龚浚和凌颉解释着。

龚浚的思维模式,斐潜能理解,而且这也是大多数汉代,甚至古代人的思维方式。毕竟游击战的战斗模式,在古代会遭遇到非常大的局限性,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便是龚浚所说的问题。

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最大的区别就在这里,热兵器只要赶到了地点,动一动手指头就能解决的问题,在冷兵器时代就要依靠面对面的拼杀,而作为一个兵卒来说,短时间爬上山,再冲下山,恐怕真到了对手面前的时候,体力也已经消耗大半了,这个时候,对手恐怕只需要将盾牌竖好,就能收割这些无脑的埋伏者了。

然而斐潜这里,有先天上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在所有诸侯当中,拥有强弩的数量,若是斐潜称第二,还真没有什么人胆敢称第一。

黄氏工房制作出来的强弩,经过了这么些年的一代代改良,如今已经是超越了前秦的巅峰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棘轮的使用,使得上弦所用的气力减少,容易程度得到提升,速度也更快。

虽然弩弦的寿命这个问题,在材料学没有重大突破之前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在确保了更换后备的情况下,也可以大体上忽略不计。

因此斐潜就可以模拟出后世那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术,而不需要龚浚和凌颉两人带队下去肉搏,这就大大减少了兵卒的损耗。

特别是那奉为经典的十六字箴言,真是游击战的奥秘法门。

当然,前提还是需要强大的远程武器支持,否则一切都是虚的,冷兵器和热兵器作战模式,本身就是完全不同的。

“原来如此!”龚浚原先也是经常带队干这种活的,只是方才一时之间没能反应过来而已,经过斐潜一点拨,自然是心领神会,也就有了信心和袁军在这山地之间周旋。

斐潜看着有了信心的龚浚和凌颉,微微笑了笑说道:“那么二位,觉得这样作战,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龚浚闻言,眼神微微动了动,说道:“补给!”

“还有方位!”凌颉补充说道。

斐潜点点头,但是又摇摇头说道:“你们说得对,但是不完全对……”

斐潜让黄旭拿出了几面用水磨的青铜镜,说道:“日间用旗帜和镜面反光作为联络指引,大多数可以解决联络和侦测方位的问题,补给么,虽然转运艰难,但是二位也不用太过担心,粱道已经回壶关筹措粮草,必然不会短了用度,只不过二位还没有抓到这种战法的重点……”

龚浚和凌颉相互对视一眼,然后向斐潜拱手说道:“还请主公赐教!”

斐潜拍了拍站在一旁凌颉的肩膀,说道:“以守正之力,着皮甲,战刀,在保证活动自如攀爬山地的情况下,可带几具强弩,多少弩矢?”

凌颉沉吟一下,说道:“应可带两具强弩,嗯,三具或许也可以,若是多了,行动难免碍事……弩矢么,三十支?或是四十支?”

龚浚在另一旁也点点头,表示数量上差不多。并不是不能多带强弩,只不过强弩本身也挺重的,再加上还要带上弦器,带替换的弩弦,带干粮,带水囊,带露营的毡毯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