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你咋了?不吃了? 啊?哈哈王队率将手中的烤馕挥了两下,哎,你们说,这人啊,是不是贱啊我当年在北地当兵,有时候没地做饭,就吃这个玩意,最多一次吃了一个多月!发霉的,长毛的,刮一刮,烤一烤,还是要吃!后来骠骑不是有新干粮了么,我就发誓说再也不碰这玩意了哈哈,可是这不是回来了么,现在倒好,若是三天五天吃不上这一口,还怪想的哈哈哈 说起来,俺也是咧!跟你们说啊那个牛皮囊装的水,为了不那么容易发臭,都要往里扔点醋布么俺在军中的时候,简直对这个醋布啊,就是烦得不行嘿,现在不再军中了,嘿,你们猜怎么着?前两天俺在集市上见到在卖,也不知道怎么了,便是自个去买了块扔水缸里,喝了然后被家里那口子一顿骂啊 啊哈哈哈哈 怪不得前两天你脸上带彩 一群汉子,围在一起,便是哈哈大笑。 笑完了,似乎又是各有一些怀念。 行了,快些吃,吃完了干活了! 王队率又抓了一个烤馕,掰开,自己拿了一半,将另外一半分给身边的人,就像是还在军中,围着一伙吃饭的时候那样 或许是王队率等人的说话声笑声太大了,引来了在醉仙楼上另外两个人的目光。 这目光之中,有审视,有不耐,也有讥讽,甚至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就像是俯视蝼蚁聚会,毛虫一堆。 醉仙楼二楼以上,都是雅座,以屏风间隔,消费也是不菲。 能够常常来吃,并且还不觉得肉痛的,自然是有一定财力的士族子弟了,一般的寒门或许也可以,但是绝对不会说隔三差五的来吃,亦或是直接将醉仙楼当成自家餐厅了。 然后其中引出了一个问题,哪一种的士族子弟,会将醉仙楼当成自家餐厅呢? 二楼两名士子,依旧在对于楼下回廊之内的那几个巡检,低声说着一些什么。 二楼的视线会比较好。 在这个角度看出去,可以看到长安大街,街头街尾。 而且醉仙楼人声嘈杂,两个人坐在一处,低声而言,基本上也不惧旁人窃听。 在大街的人流当中,有骑着马的巡检,穿着红黑色的盔甲,背后有三色的认旗,他们排成队伍来回巡视街上的一举一动,彷佛在提醒过往的行人,这里是长安,这里是骠骑的地盘 二人收回了目光。 初闻关中巡检之事,某倒是小觑了,并不以为意其中一个三缕胡须的中年人说道,如今思之,方知骠骑此举之妙也 对面的青年也是点头说道:确实如此,某未来长安之前,以为此等巡检,不过是司寇更其名也然今观之,并非如此 巡检制度,是骠骑治下的独创政策。 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得到什么特别的关注。 巡检,有司寇的职能,但是并不能简单的等于司寇。 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警察制度,在地方之中,行政、司法不分,由府、县行政长官兼管社会治安和司法审判等事宜,只是在府、县衙门内设有巡守、捕快等类似现代警察职能的人员,负责社会一线维持治安、抓捕人犯等工作。 先秦之时,中央司法机关是廷尉府,最高司法官是廷尉。秦的地方是郡县制,地方的司法机关由郡守和县令兼任,疑难案件上报中央,一般的则自己处理。 汉代开国的刘邦,大概就等于后世派出所加邮政所加税务所,大体上是这么一个职务,但是手下没有后世那么多人,只有两三个的下属使唤。 汉代基本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包括司法体制,所以可以看出其实在斐潜之前,对于基层的社会治安和司法审判等是如何的缺乏,即便是汉代人口数目远远低于后世,但是社会治安和司法审判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依旧是少得可怜。 但是人和人之间,肯定是有纷争的,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才有宗族法的生存根基,而现在骠骑之下,这种宗族法的根基在被削弱和动摇 巡检最开始是在屯田之时中年人缓缓的说道,屯田之民,或为贼裹,或为流末,居于乡野,常生龌龊,故而巡检巡弋城乡,检于阡陌 一开始的时候,斐潜推出巡检制度,这些士族乡绅还觉得不错,因为原本可能需要他们去调解纠纷,处理争执的问题都不用他们去了,可以有更多的闲工夫去喝酒跳舞玩乐,然后就发现事情渐渐不对劲了。 谁能想到如今这巡检青年人接口道,骠骑此策简直是 现在长安三辅之内,还有其他骠骑治下,已经习惯了巡检的存在,碰到事情可以去找巡检解决问题,那么谁还会去找什么宗族,什么乡绅? 在某种方面来说,所谓乡情乡愿,是有一定害处的,比如像是后世里面整村的外地媳妇,亦或是整个村子的加工厂,其实都在什么大家都是邻居。大家都是乡亲之类的幌子之下,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被捏合在了一处,即便是这些人知道其所作所为并不是什么好事。 二位客官!楚米鸭来了 醉仙楼的活计打断了两个人的低声议论。 所谓楚米鸭就是前一段时间,在醉仙楼新出现的佳肴。 和那些偏向于西北风味,或是羌胡习俗的菜肴不同的是,楚米鸭的烹饪方式,材料选择,更偏向于楚地一带。北方以粟麦居多,南方则是稻米,楚米显然就是以稻米糯米为材料进行烹制的。 二人大喜,便是相约着举筷开吃。 虽然说美食无国界,但是一个地方待得长了,便是会偏向于某个地方的习惯,就像是水煮鱼曾经一度风靡大江南北,但是时间一长,热度落下来之后,便是不是人人都喜欢了。 毕竟不同地方的饮食习惯,还是有所不同的。 显然两个人对于楚米鸭非常偏好,一时间都只顾着吃,半响没说话,等吃了一些之后,才略微放缓了一些速度。 如今青龙寺之处中年人端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