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463章阿爹不得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3章阿爹不得归(2 / 3)

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开始,这种生意,就开始成为了一种定式。找一个女人,号召要其家国大义,要忍辱负重,要感化安抚,然后让这些女子支援少数边疆,穷困区域

随后王朝也觉得这办法似乎不错,反正去和亲的,肯定不是自家儿女。

这就对吧?

当然刘敬所想着,并非简简单单就这么一个意思而已。

刘邦或许是头脑发昏,亦或是什么其他的原因,使得刘邦相信自己很可以,然后便是有了白登之围。

而在白登之围之前,刘敬向刘邦进谏说匈奴有可疑的迹象,并不像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弱小,刘邦则是觉得刘敬是在说丧气话,很不爽,就将刘敬抓捕起来,投入大牢。

白登之围是刘邦一生的耻辱,也是西汉历史上的一大耻辱。

刘邦所率大军,竟不敢与匈奴兵开战,被莫名其妙地围困在白登,最后还要靠贿赂女人,才得以灰溜溜地逃脱。

刘邦虽然侥幸从白登脱围,但匈奴人侵扰北部边境的问题仍没有解决。

刘邦对此十分忧虑,想起了刘敬来,向刘敬询问对策。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敬提出了绵延千年的和亲政策。

刘敬提出的和亲政策,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步,建议刘邦把大公主嫁给冒顿作妻子,送他以厚礼。冒顿知道汉帝皇既送来女儿又送来厚礼,必定爱慕而把大公主立为正妻,生下的儿子也必定会被立太子。

第二步,建议刘邦经常派人拿汉朝多余的而匈奴少有的东西去匈奴抚问赠送,顺便派能言善辩的人用礼节去开导教育冒顿以及太子。

谷宭

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冒顿在位时,他是汉朝的女婿;冒顿死了,汉朝外孙就将成为匈奴的君主。外孙是不可能与外祖父分庭抗礼的。如此,汉朝不出一兵一卒,便可使匈奴逐渐臣服。

听起来似乎很美,但是就和刘敬后来献的割六国韭菜的策略一样,都是属于狗皮膏药一时光亮的策略。

首先,任何人也不能保证送给匈奴的公主将来就一定能生儿子?如果公主只生女儿,或干脆啥都不生,那么这和亲政策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次,刘敬没能认识到,国与国的交往所遵循的是利益至上原则。所谓沟壑难填,人的欲望只会越来越大,永远无法满足。所以,汉朝给匈奴人输送的财物越多,越有可能激发匈奴人的贪欲,越想得寸进尺。

再次,刘敬过份夸大礼教作用,而忽略了周围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力。他认为,只要汉朝经常派些能言善辩的人去匈奴施教,就能教化匈奴,就能让外孙不敢与外祖父分庭抗礼。其实,历朝历代的历史证明,为了权势和利益,即便是亲父子、亲兄弟也可能自相残杀,何况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异域的外孙?

大棒和胡萝卜,才是被证实有效的方式。

和亲不在其中,但是对于和亲政策的作用,后世的砖家历来说法不一,争议不断。

有人认为,和亲是封建社会维持民族关系的一种有效办法,它让民族之间的矛盾得以和解,增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了解,也有人则认为,和亲是一种屈辱妥协、投降卖国的政策。

还有的人持中庸之道,认为对和亲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应全面否定。

但是就汉代的和亲来说,基本没有什么鸟用。

虽说到了汉武帝之后,就禁止了和亲政策,但是么,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之中,自汉朝出现正式和亲政策之后,无论是隋、唐还是宋、元、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与外族和亲的记录——除了明朝。

明朝是一个奇异的朝代,也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朝代。

终明之一朝,没有和亲、赔款、割地、纳贡的记录。

然后清朝么,是和亲最多的朝代。穿清的女性要小心,不仅是要天天穿小鞋,说不得还随时被送出去配野人

而现在大汉当下么,贾诩要求羌族必须提供和亲贵女。

毕竟民族大融合么,怎么能光汉人之女往外跑呢?

于是乎,娅咪的小命就被保存下来了,连带着她那一匹小红马。

西羌之人对于这一件事情非常重视,不仅是向贾诩表示娅咪是十足的贵人之后,有着最优良的血统,并且还特意为了娅咪准备了类似于汉人的金印,备齐了车辆和嫁妆,在太兴六年的夏天,将其一路护送到了陇西。

在陇西武威,羌人和汉人交接,并且从陇西开始,就算是正式的进入了汉地之中。

在武威城下,娅咪默默的看着羌人头目跪倒在汉人武威都尉的面前,听他宣读汉人的号令,然后领取汉人的回礼

汉人按照约定,给与了羌人两千石的粮食,外加一百匹的布,一百斤的茶叶,一百斤的盐,还有一些其他的杂物。

这些护送娅咪前来的羌人,有很多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粮食。当这些东西集中放在一起的时候,这些羌人纷纷露出了黄黑的牙来,笑得眼睛都睁不开了。

娅咪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货物,从现在开始,钱货两讫。

多余的羌人兴高采烈的回去了,只有留下少数的羌人,主要是侍奉娅咪的羌女和一些照顾马匹的普通羌人。

虽然说娅咪内心悲伤,可是依旧扬起了脖子,像是一只天鹅,但是她没有想到,那些汉人的官吏根本就没有想要多看她一眼,甚至娅咪看到有汉人在经过他们羌人身边的时候竟然还捂着鼻子!

捂着鼻子!

有这么臭么?

虽然娅咪知道羌人免不了和牛羊为伍,也是常常会在野外扎营,但是娅咪自认为自己还是比较喜欢干净的

但是这种感觉相对来说是比较次要的,很快就被冲淡了。因为过了武威之后,娅咪就能看见了较多的房屋和田亩,以及在田亩之中那些庄禾。

在娅咪身边,除了几名比较年轻的服侍羌女之外,还有一名叫做大羊的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