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484章饮鸩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84章饮鸩酒(2 / 3)

石去换取成品和铁锭,是经过了权衡的结果。

一则是山东民众可以有大量更便宜的农具,然后豫州冀州等大汉精华之地恢复发展起来自然也就是更快。

二则若说自行炼铁,每一件物品等于是要额外投入更多的费用,现在每年的收入都很吃紧,几乎每一分钱都需要合理的分配,所以采取成本更低的采购方式,就几乎等同于可以获得节省开支,这些节省出来的开支等于白得的收入,又可以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

三则是冶金这种事,需要专业人士来做,一般人想要做也做不好,而像现在要论及工匠的专业性,大约也没有人可以和关中的黄氏工房争夺一个高下。

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如果说用政治层面上去要求做这个冶金产业,那么有容易出现下疾怨上的后果,一旦真的出现边境有兵,则怀宿怨而不战

这么说起来,似乎也确实是符合需求,是有综合的考量。

似乎这样的交易行为,不仅是可以给山东带来更快的恢复和发展,而且民众也能得利,同时又增加了朝堂的收入,简直就像是百利而无一害一样。

可是曹操毕竟是曹操。

或许是因为曹操天性疑心重,亦或是他对于斐潜这个人的认知比其他人都要强,所以最终曹操问了一句话,既然此等之事,皆为山东所利,为何骠骑亦愿行之?纯为利于天下乎?

荀彧当时说,或同农工学士?以求收买人心之效。

曹操便是冷笑。

冷笑是给斐潜的,也是给荀彧的。

曹操不相信荀彧看不出来,只不过是觉得荀彧在装糊涂。

曹操眯眼而笑道,收买人心?却不知是收买何人之心?

荀彧回答也很巧妙,便是心怨丞相之人

听闻此言,曹操都忍不住想要给荀彧鼓掌喝彩了。

然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曹操沉声说道,文若敏慧,如何不知?

谷辶

看似山东之辈在渴到极点的时候,斐潜给了一杯甜酒。

实则这甜酒有毒,而且是一旦饮下去就无药可医的剧毒。

只是此时天下,下毒者和为数不多能识破其中剧毒的医生,并不是很多,尤其是这些可以称之为在富贵之中成长,在自满之中狂妄的上等人,这些山东士族豪右,又能有几个人可以明白其中的危险?

荀彧又对曹操说道:若不饮之,便当即毙命。国库虚空,只能行此缓计。

曹操抚摸着桌案,就像是抚摸着锋利的刀口,依旧是眯着眼看着荀彧,那么国库又是为何空虚?如今已是九月,骠骑之兵今年必不能出。冀豫一带尚算安稳,正直行策良机。

主公荀彧拱手而道,此时为时尚早臣已经令人加大采购铁器兵刃,以充库房,季秋之时,便可回旋期间许县之南也兴建冶铁之所,争取明年之时,便可自产主公,忍得一时之痛,方得一世之久也

曹操细长的眼眸之中,依旧是寒意流动,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主公,若是此时岂不是反倒是促成了青龙寺正解之论?荀彧再劝道。

莫非我不杀人,便有正经正解于某不成?曹操哈哈大笑起来,然后甩袖而去。

&a;lt;( ̄﹌ ̄)&a;t;

九月,北方的天气逐渐凉爽起来,而在大江附近的吴郡,却依旧闷热。

这座后世或许可称之为地上天堂的城市,兴建起来并没有太久,就像是他的主人一样,还是比较年轻的。

吴郡,是孙氏开拓江东的巅峰,或许也是开拓的坟墓。

出城南十里,有山无名。

孙权便是在山上,看着吴郡之地。

为了防止长江的洪涝,吴郡距离长江上游十余里的距离,但是附近湖泊水系丰富,江东又是善乘舟船,因而交通便利。因为长江带来了充沛的灌溉,再加上其本身又是天险,使得在江东似乎兼得其利

四面八方的货物汇集于此,每天大船小船进进出出。

正是凭借着这些交通便利的条件,江东士族豪右控制着原本不可能控制得到的广阔江东领土。

江东远远没有像是后世开发的那么完善,还有很多地方都是山林,丘陵等地,不利耕作,当然也就没有多少汉人。而居住于这些地区的越人,自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和吴国啊,楚国啊之类的相互抗争不断

最为有名的便是越王勾践了。

这个被越人传唱,甚至是到了后世还被不少人信奉的越王勾践,其实本质上,就是鼓吹胜利,纯粹的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勾践被吴王打败之后,便是立刻想要献上妻子,乃令大夫种行成於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句践使陪臣种敢告下执事:句践请为臣,妻为妾

而被吴王拒绝之后,勾践便是立刻想要杀了妻子,焚烧所有的财物,来给自己陪葬,但是文种献计,保其一命,但是等勾践成功之后,便是赐文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九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六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如此君王,自然不可能长久。

越王勾践之后,便是再无复起之能,后来越国就被楚国所灭,但是国灭了,恨未消。

就像是江东之主孙权,当下虽然是低头了,但是恨未消。

父亲横死,孙策迫于形势,不得不暂时放下了血仇,低头跪舔。

兄长被刺,孙权也是迫于形势,不得不暂时隐匿了仇恨,同样的低下头去舔。

但是越舔这个蛋,呃,苦胆,便是越发的仇恨。

孙权和江东士族豪右之间的矛盾,就像是昔日春秋战国之时的王侯和贵族之间的矛盾一样。贵族对于任何可能影响到自己利益的变法都不支持,而王侯又只能是依靠之前的惯性和妥协来和贵族讨价还价,即便是孙权扶持了一些新人,但是这些人依旧不能有足够的力量和这些士族豪右抗衡。

孙权之前所能做的,就是类似于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