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喝汤用的。这是吃意大利面的、这个是甜品专用、而这个是黄油用的、最后这个是喝咖啡或是茶的时候用的。”
“最后餐刀就简单多了。依次是牛排、甜品、冷盘,水果还有鱼类。”
……
“伊卡洛斯,您听说过华夏老师特别爱说的一句话吗?”
“我希望我知道,但不幸的是,我还没有过在华夏求学的经历。”
“很好,这句话叫:差生文具多。”
时间回到现在。
泰晤士河边的休闲椅上,伊卡洛斯看着雪莉三人毫无包袱地吃起炸鱼薯条,偶尔用着他听不懂的汉语聊天,那一瞬间不知为何他丝毫没有感到任何有失礼貌的异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似乎卸下了某种重担的放松。
于是他也笑起来,不顾身边侍从惊异的眼神,低头吃了起来。
普普通通的街边炸鱼薯条对他这个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继承人来说显然不算好吃,但他却觉得这顿晚餐的意义显然不止于此。
晚风徐徐吹来带着别样的风味,那一刻伊卡洛斯明白——这是轻松与自由的味道。
一天的最后,他们登上了伦敦眼。
临近午夜的伦敦依旧灯火通明——权力交杂的威斯敏斯特、洋溢着金钱味的切尔西、还有一瞬生死的金融城。虽然这狭小的摩天轮里只有他们两人独处,可雪莉的心思完全在窗外的伦敦夜景上——她半趴在玻璃窗上,出神的望着外面的一切。
“叶小姐,我第一次发现伦敦城有这样迷人的魅力。”伊卡洛斯的声音带着些许无害的英式讽刺。
对他这个老英国人来说,伦敦意味着嘈杂、脏乱和永远阴沉的天气。相比于伦敦巴黎柏林这样的大城市,他也更偏爱原野间的乡间小镇。
“当然,您一定记得那句名言吧,伊卡洛斯?”
“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伦敦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城市,又怎么会不美呢?”雪莉顿了顿:“人总是会抱怨自己眼前的生活,经常想着是不是换了一个环境生活就会变得更好。”
“或许改变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可是我们却没有注视到就在自己身边的美景。”
“我也曾去过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这些你们认为最值得度假的人间圣地,在我看来,伦敦和这些地方一样能使我感到新奇和愉快。”
“如果您在伦敦住上一段时间,感受过伦敦那糟糕的天气的话,我想您一定不会认为在这的生活是很愉快的。”伊卡洛斯挑了挑眉着。
“快乐是要自己给的啊。”雪莉笑了笑:“如果一个人的心情是被天气左右的,那这个人也未必太可悲了。”
“为什么是可悲呢?”
“我不是哲学家,所以我也讲不出什么太深奥的哲学道理。我只是觉得,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是精神的独立,即使不依靠谁,即使什么都不曾拥有,也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给自己以小快乐。一个会被天气所左右自己的心情的人,他也许拥有数不尽的财富和权利,但他却没有完整的自我。”
“您说的很有道理,”伊卡洛斯话锋一转:“可这也是一种太过理想化的精神状态,人是社会性动物,这世界上几乎没有几个能达到您说的这样状态的人吧!”
“是的,所以这也是家人、朋友、爱人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他们都是我们生活里快乐的来源。”
“但这种亲密关系不一定就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有的时候是麻烦甚至背叛——无意冒犯,可就像罗君羽对您曾经做的那样。”
“您为什么要在一切开始前就给它一个不好的设想呢?”雪莉有些讶异地看着他:“比如说吧,我不怎么了解老罗兰先生,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个很好的祖父。”
“至于朋友,您在真正开始交朋友之前就抱有这样排斥的心思,当然不可能找到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