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汉的时候,身上没有几个钱,都敢和刁家人硬碰硬。 现在,人家晋升为北府大将军,大手一挥,便是上百士兵,浩浩荡荡,装备精良,还武艺高强。 刁家的那些虾兵蟹将,哪里是对手! 根本就没眼看,不必刘裕真的动手,当他晋升将军,还得到了朝廷重金赏赐的消息传到了京口,当百姓们看到那敲锣打鼓的送赏队伍的时候,刁家人就已经老实了一半。 没有人再敢找萧文寿母子的麻烦,而此前,刘裕不在京口的时候,刁家人可没少欺负孤儿寡母。 萧文寿百般隐忍,才算是熬了过去,如今,刘家的好大儿刘寄奴,终于凯旋。 当他纵马来到自家门前,逡巡一圈的时候,再也没有人敢在刘家造次。 人人都知道,经历了战场改造的刘裕,他的能量,早就已经上升了好几个等级。 金鳞岂是池中物! 王者归来了! 刘裕在京口一地的威信,可见一斑。 他原本还想纠集力量,把刁家人好好的收拾一下,让他们不敢继续在京口作威作福。 但是,后来又放弃了。 到底他现在还只是北府里一个小将军,官位没有显达,是一个给谢家打工的。 刁家人虽然在中枢朝廷上已经没有什么大作为了,那些高官显位早就被几大家族的人瓜分了。 刁家这样中途掉队的家族,也就只能盘踞在地方,作威作福了。 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地位、势力犹在。 刘裕虽有军功傍身,但现在毕竟还没能成为独霸一方的大将,这个时候与刁家人闹翻,得不偿失。 若是把刁家人逼急了,他们一跃而起,跑到朝廷上告刘裕的刁状,刘裕也得不到好处。 但是,通过刁家人心态的变换,就可以想象得到,刘裕在京口一地的威望,已经是相当的高了! 他策划好的措施,想要推行下去,即便是士兵们认同的不多,却也不敢造次。 这项工作,只凭刘裕一个人,当然是无法办成的。 刘裕纵横人世间到了这个年纪,唯一的遗憾,大约就是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刘裕的文化水平着实不高,写的字,远看都像狗爬。 他只是根据地方生活的经验,总结出了这么一个办法,究竟应该怎么稳妥的实施,他却没有太多的想法。 关键是,让他把庞杂的士兵们的消息全都汇总到一起,分门别类的弄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也不擅长。 幸亏他在京口当地觅到了一位良才,此人绕来绕去也算是他的远亲,正是同样出身京口的刘穆之。 既是名穆之,便可以看出,此人也是崇信天师道的。 刘裕是京口有名的战将,而且生来就不信邪,那些邪门歪道就更别想近他的身。 于是,这位一早就在京口有能名的刘穆之,就从来也没有入刘裕的眼,他也根本就不想结识。 再次在京口驻扎,北府兵的差事一天没有办完,刘裕也一天都不能归家。 对于刘裕的处境,他的母亲萧氏深表理解,她一向深明大义,以往,家里穷的只能吃小鱼干的时候,她也没有对刘裕的仗义疏财提出任何的意见。 而现在,看到刘裕步步高升,在北府中的地位越加稳固,萧氏也是喜上心头。 太好了! 我儿终于有出息了! 紫光照室! 那个刘裕出生时出现的异象,终于要实现了吗! 在刘家,最盼望刘裕能够出人头地的,就数萧文寿了,刘裕的两个弟弟还都年幼,他们虽然知道哥哥当上了大将军,刘家就有面子,腰杆子就硬。 但是对于功名利禄这种事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但是萧文寿不同。 萧氏的父亲,原本是县上衙门里的主簿,叔叔也是郡功曹出身,虽然一家子都是低级官吏,但是好歹那也是有官职的! 不是白身! 但自从刘裕的爹爹去世之后,没有得到家族任何助力,也没有科举制度傍身的刘裕,便彻底沦为了正经的白身农夫。 刘裕可以忍,但是萧文寿不能忍! 刘家也好,萧家也好,那都是官宦人家,怎能沦落为无人知晓的农夫! 在这小小的京口,默默无闻一辈子! 所以,刘裕去投军,萧文寿相当支持,她就盼着这一天呢! 以刘裕目前的情况,等着他一步步从郡县里初等级的书办、主簿开始做起,慢慢高升,成为正经的入流官员,已经没什么必要了。 速度实在是太慢,还不如豁出性命,大胆从军,搏一个未来! 所以,萧文寿根本就不会打扰刘裕的工作,也不会放任两个孩子去打扰刘裕。 “太好了!” “无忌,你来看看,寄奴在京口把各项事业处理的井井有条,我果然没看错!” “打仗寄奴是一把好手,管理地方上的事务,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王谧看着刘裕送来的事无巨细的书信,连连称好,兴奋的不行。 人世间的事情,总是喜忧参半。 可是,对于王谧这样的幸运人士,这样的道理,当然是讲不通的。在王谧这里,幸运的喜事,总是一件接着一件。 你看,有了谢安体贴的安排,王谧的终身大事就算是这样定下来了。要是按照一般的宫斗剧剧情,下一步就该进展到,空降谢明慧和贴身小姥沈蒜子之间款日持久的战争环节了。 可是,在王谧身边就偏偏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