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相比现代内部装填火药的单发子弹,那威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一发子弹打中两个人这样的事情,在现代是可以发生的,但是在古代,很遗憾,王谧认为,这种可能性,确实只是理论上的。 但是,他又不想打击普超他们的积极性,以至于让他们对新生事物手枪产生质疑。 “理论上?” 普超听不懂理论是个什么意思,但是他却明白什么叫做理,什么叫做论,也就是说,一枪打中两个目标这样的事情,是可以讨论的。 “好!” “好!” “只要有这种可能就好!” “稚远,这样的神器,一定要赶快推广起来,多多制作才行啊!” 王谧的杰出发明,很快就在将作坊里赢得了共鸣,出乎他的意料,将作坊里从上到下,竟没有人对他的发明提出质疑。 人人都很快认同了手枪的威力,这令王谧十分满意,能够赢得晋人的认同,对于他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普超的一句话,顿时又令他的心情降到了谷底。 多多制作? 这件事,好像很难办呐! ………… 作为战场利器,在这个纯粹的冷兵器较量的时代,手枪这样的热兵器当然可以起到以一当百的非凡作用。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战事,江左这边,理应尽快批量生产手枪,越快越好! 然而,王谧的担忧也正在此处。 要生产,就要经费。 生产手枪,可不似打制长矛、马镫。 耗资巨大,所需的原料也是源源不断,一刻都不能停歇。 火器可以出现在大明、火器可以出现在大唐,火器甚至可以出在稍显孱弱的两宋。 但是,在这摇摇欲坠的东晋,可以出现吗? 按理来说,出现是极有可能出现的,也有这个基础,普通黑火药这个技术点想要攻克,并不困难。 只要有这么个点子,稍加点拨,就算是在更早以前的汉朝,也是可以轻易制成的。 对于数量,手枪这种兵器,不管十把,还是一百把都很容易搞起来。 但是,要想装备军队,那就困难重重了。 一只成建制的部队,需要列装的快枪队,至少也要上千人吧。这就意味着,一万人的军队,至少需要一两千把手枪。 要想把大晋境内各支部队都装备上手枪,让他们能够火力压制氐秦部队,横扫千军万马。 那便是流水的钱财花出去,还不一定能听到响声。 钱! 一切都是钱闹的! 钱从哪里来? 王谧很发愁,虽然这件事,原本不应该是他来操心。 按照一般的剧本,他只需要把手枪研制成功的消息如实禀报司马曜,并且让他看到手枪出色的战斗力,并请他拨钱制造就是了。 但是,没有人比王谧更清楚,大晋朝,或者说是皇帝司马曜,他有钱吗? 囊中羞涩,两手空空,说的就是司马曜本人了。 不只是他自己,就连整个朝廷的赋税收入,也绝对无法应付耗资巨大的手枪列装。 怎么办? 钱从哪里来? 王谧很现实,他根本就不会去请示司马曜,他很清楚,司马家的人,钱花在自己的身上,都要咬牙切齿,抠门的不行。 甚至,上次在太原王府的聚会,据后来得到的可靠消息,那豪华的饮食,歌舞竟然也是王恭花的钱。 你看,司马曜穷的连一顿饭的钱都要找属下蹭,还指望着他能支持手枪制造列装吗? 或许,口头支持他可以耍一耍,但是花钱,不必王谧去碰这个钉子,完全不可能。 要钱没有,摆烂有一套,司马曜会怎么做,王谧完全可以预料得到。 只看看东晋境内,各支队伍的建设就知道了,为什么朝廷对于蠢蠢欲动的荆州兵,总是不能有效管控? 地理位置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没钱呐。 当兵食禄,谁给钱,谁就是好人,他们就能为谁拼命。 大晋朝廷,包括司马曜,在供养部队这个方面,总是想省钱,这才纵容大世家自行管理军队。 到了最后,钱是省下了,控制力也就跟着烟消云散了。 制造火药,进而锻造手枪,这样大笔的钱财,就不要指望司马家能凑的出来了。 想要搞钱,还是要靠自己。 对! 搞钱! 从哪里搞? 王谧脑中,顿时掠过了一个念头…… ………… 大批量生产手枪的事业只能暂时搁置,因为经费的限制,王谧即便是有一腔热血,也只能先收拾起来。 虽然不能批量生产,但是,这不代表制作手枪的事业就要全面停滞,在将作坊能力范围以内,多生产几把,磨炼技术还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由王谧亲自主导,火药的制作也片刻都没有停歇。 只要一下朝,王谧就抓紧一切时间,钻到将作坊里,系上束带,和师傅们站到一起。 打铁的事情现在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交给老魏,但是,火药制作这件事,还要王谧亲自操刀。 毕竟,他也不能总呆在将作坊里,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 没办法,只能把火药制作的方法层层传授下去,在有限的时间内,至少要把将作坊里这些巧手的工匠都教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