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第八百五十四章 自有妙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五十四章 自有妙策(2 / 3)

。”

“我们有两个办法。”

王谧伸出了两根手指头,还没说完,何无忌就震惊了。

“两个办法?”

“我们竟然还有两个选择?”

“真的吗?”

事实如此,朝廷的要求如此急迫,好像只要北府兵回到建康,就要原地解散一样。

很显然,他们对北府的赫赫战功已经是很忌惮了。

而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王谧却还大言不惭的说,他有两个破解的办法。

岂不是吹牛?

王侍郎当然不是吹牛,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能吹牛呢?

这个时候吹牛,要是玩砸了,还不是要被兄弟们爆锤?

他还想好好活着呢!

可不想被爆锤!

于是,只听他自信满满的说道:“办法确实有,众位别急,并不是我本事大,我这也是按照惯例行事。”

“既然朝廷有令,我们就要即刻启程,但是呢,情况也可以区分开来,这一件事,我们是可以做主的。”

“我们把手下的兄弟分成三股,一股精兵强将,留在邺城,和阿迈一起镇守。”

“一股也要留在这里,就是那些伤兵,还有年纪较大,体力不佳的。”

“最后剩下一股士兵,能力介乎两者之间,体力可以支撑着走回建康,也不会干扰我们在邺城的大局,这些人可以跟着我们一起回去,把那些老弱病残留在邺城附近,既对他们好,对我们也好,总不至于拖累大军。”

这一点,王谧说的没错,这些老弱病残呐,本来就已经剩下了半条命,要是再跟着他们长途跋涉,说不定就要被扔在半路了。

而留在邺城呢,一方面有利于他们恢复体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养伤,有些士兵,若是伤愈或许还可以再重新登上战场,总归是有好处的。

“那另一个办法呢?”何迈追问道。

“另一个办法嘛,就要看朝廷的了。”

“我准备改朝廷写封信,讲明邺城这边的战况,请求他们可以慢些返程,这总是可以的吧!”

让我走?

可以啊!

但是你说速回,我就速回吗?

我拖着几万人的大军浩浩荡荡的返回建康,你以为是一个人一匹马,无牵无挂?

再者说,我王谧大小也是个有身份的人,岂是你王恭怎么指挥,我就怎么转的?

谁还没有个面子了!

“这样也行?”

“朝廷会答应吗?”

刘裕啊刘裕,这个时候果然还是太过保守了些,还把朝廷当回事呢!

其实,现在的大晋朝廷,那就是个空架子,哄弄人的,没有北府兵做支撑,屁也不是。

“答应与否又何妨?”

“反正我们按时启程就已经是很给他们面子了,走慢点又何妨?”

“他们这样为难我军,我们是快些走,还是慢些走,他们管得了吗?”

“再说了,我能给他们提前写封信,告知一下具体的难处,已经是很有讲究了,他们若是识相的,就该乖乖接受。”

“要是还要出难题,那就别怪我原地休整半个月!”

“半,半个月?”

“太好了!”

“就这么办!”

“太解气了!”

与刘裕不同,何氏兄弟就很支持王谧的决定,朝廷有什么好怕的,再者说,现在的朝廷之上,能够给王谧制造困难的,也不过是王恭一个人。

朝廷上的其他人到底是怎么想,这谁说得准?

说不定朝廷上的人根本就没什么想法呢!

“好了!”

“既然已经定下了计策,我们就各自行动。”

“阿迈尤其是你那边,要把城中镇守的人选稍微变动一下,争取多留出一些人跟着我回建康。”

“这样一来,我也不用犹豫了,那些伤兵,还有老弱的士兵,原本我还想带着一部分回建康,既然他们要求的急,那就让他们留在邺城吧!”

“还有,你还可以考虑一下,把原本祖地是北方的那些士兵,更多的留在邺城。”

“一方面,他们的体魄更适合北方的天气,另一方面,这些士兵驻守在邺城,或许很长时间都不能回到南方了,既是如此,还不如让原本故乡就在北方的士兵还停留在北方,让原本故乡就在南方的士兵跟着我们一起回去,这样也算是了却了他们的思乡之苦。”

何迈听罢,颇为感动。

他是没有想到,短短的时间,王谧就可以把事情计划的如此周全,甚至还很细致。

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考虑到了,比他何阿迈也也一点不差。

虽然王恭故意刁难,但是王谧还是想好了破解的对策,但是,还有一些事是他没有和兄弟们讲明的。

有些事情,原本也和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自然也就不用再给他们添一份忧愁。

王恭假借朝廷名义写下的诏书,虽然短时间看起来是不能把北府兵怎么样,但是这也预示着,兄弟们回到建康之后,面对的局势当会更加困难。

这还是其次,最主要的,则是在和王恭展开对决之前,王谧自己也还要再找个靠山。

人选自然很容易找到,就是那个隐居建康的谢安,谢老爷子嘛。

但是,上一次通信,谢安并没有在书信里提到朝廷对这次大胜的看法,这也很正常,上一次通信,也是十几天以前了。

那个时候,邺城也没有拿下来,还被氐秦掌控着,晋军这边一直都在城外围困,局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