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谧已经是彻底失去了反击的可能,这个时候回去,岂不是要被别人按着脑袋打? 怪不得把谢襄急成了这副样子。 看来,谢安内心也是慌张的很。 “谢公怎么把你放出来了?” “是不是都城出了乱子?” 谢襄抹了抹眼泪,却是一愣:“王侍郎想多了,有谢公在,那些宵小儿不敢作乱,只是,谢将军一去,王夫人悲痛欲绝,昼夜哭嚎,谢公放心不下,这才命我冒险出城早些把消息给你送过来。” 与此同时,谢襄把一封谢安的亲笔信送到了王谧的手中,王谧掂量着那薄薄的几页纸,仿佛它有千斤重。 “谢公说了,具体的那些事,只要你看了这封信就都明白了。”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原来并不是为了公事,而是为了私事! 也难怪。 谢明慧是谢安最疼爱的孙辈,而谢玄又是他最看重的子侄,谢玄故去,本就已经让谢安心力交瘁。 原本以为,谢玄年富力强,等到自己不行了,就可以把谢家的掌门人大位交给谢玄,自己也可以瞑目了。 却没成想,老天爷不公,竟然先把谢玄召唤去了,独独留下了谢安! 谢明慧虽然看似调皮无状,但是与父亲的感情也是很深厚的,自从谢玄重病,她的情绪就一直很不好。 以往谢玄吊着一口气,谢明慧总还算是抱着一份希望,王谧也趁着这个空当出征北伐。 如今,仗虽然打赢了,老丈人却故去了。 这对于王谧来讲,也确实是一大打击。 总觉得,夺得了邺城这样的重镇,却失去了实力雄厚的老丈人,有一种一物换一物的感觉。 而谢安的这封信,沉甸甸的,王谧拿起它,一时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打开。 有些忐忑。 与谢襄想象的不同,他很清楚,这封信中的内容绝对不仅仅是嘱咐家事,朝廷上真正的动向,或许都在这封信里写着了。 而王谧有什么办法吗? 没有! 至少,目前停在徐州城外的王谧是没有一点应对的措施的。 就算是建康那边的局势再紧急,他王谧在这里,也是鞭长莫及,想要加快大军行进的速度,怎么说也要等到进入扬州境内才可以。 而徐州就是挡在扬州之前的最大的一个障碍! “王阿宁欲解汝兵权,汝需早做打算,旋至京口,勿入建康!” 嘶! 谢安的书信中,确实也提及了一些家中的现状,但是却没有催促王谧早日回城的言语。 刚刚读到这里的时候,王谧还颇感好奇。 按照谢襄所言,谢明慧现在的情况很不好,当然需要他这个做夫君的早些赶回去,稍作安慰,至少也能给她当个主心骨吧。 可是谢安却并没有催促他,这是为何? 待读到后面,就全都明白了。 谢安他,居然不想让王谧回建康! 乱了! 反正都要乱了! 那就不如让他彻底乱下去! 这就是谢安的解决之道,王谧将那信纸攥紧,心情激荡,这,确实是他见过的谢安石! 他就是这样的脾气! 要么就云澹风轻,大家一起混日子,要么就开大的,掀翻桌子,谁都别想熘走! 大军在手,天下我有! 当谢幼度撒手人寰,谢安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远在江北的王谧。 他安排好了专人看顾谢明慧,几番殷切的鼓励劝慰,总算是让谢明慧的心情稍稍的好转了些。 当然,作为新妇,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想要让丈夫回来陪伴也是应当的。 但是,王谧这个时候还不能回来。 但这却是一个向外界传递消息的好机会,借着谢明慧的名义,谢安便亲自操刀写了这封信。 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止王谧返回建康! 谢幼度一死,很显然,建康城里的局势就会大变,而那一直以来对王谧掌控北府不满的王恭,必定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他是一定要跳起来搞事情的! 王恭这边最开始的动向,谢安也掌握了,他本来就打算等到王谧一脚踏进建康城的大门就解除他统领北府的职务。 这些事情已经是摆在眼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了。 面对王恭的挑衅,谢安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很快他就想到了远在北方的王谧。 谢玄还有一口气在的时候,谢安也想着能尽量保持和睦就保持和睦,好不容易夺回了北方重镇,大军正是士气最旺盛的时候,怎么能在这个时候闹不和? 表面功夫总是要做一做的。 可惜,很显然,王恭并不是这样打算的。 为什么要给面子呢? 既然谢家虚弱,这不是太原王氏振作的好机会吗? 在谢玄还有一口气的时候,王恭就已经蠢蠢欲动,而他的那封诏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起草出来的。 当他把诏书从建康城发出去的时候,谢安已经预感到了大难将要来临。 可那个时候,他还算是能稳得住。 毕竟,北府兵大功在前,毫无过错,而王谧作为带领这支大军的统领,指挥有方,作战勇勐,总不能说他有错吧。 于是,冷静的谢安还是想再观望一下时局,看一看王谧的对策,和王恭的下一步安排。 他稳住阵脚,屏住了呼吸,就为了不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