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下受津多殿信赖,担当检地奉行一职,为校订关东侍所法度而努力。 现如今,关东侍所之内各司其职,井然有序。救济换检地之策也是初见成效,各家土地人口名册日益完善。 既然万事俱备,不如趁您还在关东的这段时间内,将关东侍所制度化的进程,再上一个台阶。” 大藏长安没那么傻,斯波义银明摆着不喜内斗,防着她反击大熊朝秀,她自然也不能赤裸裸进攻。 到时候没让大熊朝秀感到难受,自己却恶了君上,失了眷顾,何苦来哉呢。 要整人,就得公事公办,谈正事走正道,让大熊朝秀有苦说不出,君上也不好徇私。 义银没想到大藏长安话锋一转,竟然跳到关东侍所的制度建设上去了,一时不知道她想干什么。 当初大藏长安初来乍到,在义银面前一鸣惊人,就是凭借她点出关东侍所的法度缺陷,一针见血。 义银想要把关东侍所这个当初胡乱弄出来的草台班子,变成手中强有力的政治工具,就需要大藏长安这样的人才帮他完善法度。 大藏长安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她抓住了关东大旱的良机,依靠救济换检地的政策,把关东侍所武家的家底基本摸透了。 义银前后发了两年多救济粮,当了这么久武家们心中的冤大头,就是为了理清名册,进一步控制住关东侍所的武家们。 如今听到大藏长安说时机成熟,他也是来了兴致,问道。 “你准备怎么做?” 大藏长安笑道。 “君上英明万里,关东侍所内部的架构其实很完整。 山中幸盛大人身为执事,掌管直属于关东侍所的军事力量御台人,是军事主官。 岛胜猛大人身为关东斯波领代官,威望甚高,又能以统战众之首的身份,号召各家团结协作,是地方武家的领袖。 大熊朝秀大人负责奉行所,掌握行政财务,是后勤上的负责人。 三方权利制衡,只是缺乏常设的评议制度,难免有各行其是,沟通不畅的毛病。 以我浅见,不如就以三位大人为常任理事,再添加几名轮席理事,主持关东侍所日常评议,辅佐君上,总理事务。 有了关东侍所武家土地人口总名册,又有军事,地方,财政方面的负责人联席评议,关东侍所一定能承担比现在更重要的责任。” 义银琢磨了一下,没感觉出大藏长安在给大熊朝秀下什么套,建议也是老成持国之言,很有道理。 联合评议在武家是政治常态,因为缺乏独裁的本钱,主君往往需要家臣团的支持才能搭理家政,许多事务都不可能一言断之。 不管是各家的家臣评议,还是中枢的幕府评定,都是这一套东西,区别只在细节上。 因为义银要兼顾近幾关东两头,许多事其实他根本忙不过来,更需要有人帮他管理关东事务。 而关东侍所这一政治工具,最好具备自行运转的能力。当然,应该是减少内耗,一致对外的那种良性循环。 大藏长安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将关东三巨头单独列为常务理事,再用轮值理事席位安抚有力武家,例如真田信繁。 以此尽可能保证核心不动,但又让别人有说话的权利,不至于因为被边缘化而不满,达到皆大欢喜的效果。 义银想了又想,觉得没什么问题。关东侍所法度建设许久,救济换检地也差不多达到了目的,的确是时候更进一步了。 他说道。 “那就这样办吧。 你把具体的议程文书报上来,我让同心秘书处拟订,发给各人浏览,下次评议的时候一起商讨。 关东侍所中枢家老组成的常务理事会吗?有点意思。不对,关东侍所并非某家的家业,叫家老有些不合适。 这样吧,叫老中,你在文书上就这么称呼。” “嗨!” 大藏长安恭谨答应下来,然后面露难色,说道。 “君上,建立常务理事会的确是好事,但我觉得其中还是存在一个隐患。” 义银疑惑问道。 “哦?什么隐患?” 大藏长安正色道。 “山中幸盛大人贵为执事,但直辖的只有御台人集团。 岛胜猛大人威信很高,但与各家并非上下级关系,不能强制命令,只能协商。 她们两位想做事,就必须寻求她人的支持,都有与别人商讨评议的主观意愿。 可关东侍所奉行所的权利,却有些太大了,完全不需要顾忌别人的想法就可以专断独行。” 义银有些想笑,大藏长安绕了半天圈子,原来是要在这里给大熊朝秀下套呢。 他不动声色说道。 “真的吗?我不信。” 义银这句调侃,就是讽刺大藏长安终于露出了尾巴,但大藏长安却是厚着脸皮当作听不懂,继续严肃说着自己的理由。 “君上当年设立奉行众,是为北陆道商路的利益,关东侍所需要参与管理直江津事务。 之后关东侍所日益稳固,奉行众涉及的管理面越来越广,这才正式设立奉行所,授大熊朝秀大人勘定奉行之职,总揽全局。 如今,奉行所已经发展成了庞然大物,关东侍所相关的财务,商务,税务,甚至军事后勤,全部归于奉行所名下出纳收支。 说句不好听的话,一旦常务理事会运转起来,山中幸盛与岛胜猛两位大人也许会有求于大熊朝秀大人,但大熊朝秀大人就未必了。” 义银微微皱眉,大藏长安的底牌已经掀开,讲得还真有道理。 大熊朝秀用统战众去监督她,分她的权。她就要用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