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能有筹码威胁到方卓!” “不。”合伙人很肯定的说道,“高盛也是去求方总的!” 去求! 也是去求! 组团去求! 方总飞去哪里,现在就立即飞去哪里! 只要方总愿意开金口,跪下来求他都行! 不,是先跪下来再求! 安德鲁勐吸两口空气,视线落在电脑屏幕上,那还是之前的信息,上面既有易科发布会,也夹杂着之前的乐子——方卓关注了问题:破产后的状态是什么样? 破产后的状态是什么样?什么样?什么样? 本以为这是方总的自述,没想到他这突然的关心是对着自己来的。 安德鲁想着方总这阵子的表现,刚走两步只觉腿脚发软,心里发憷,头皮发麻。 … 庆子号平安抵达华夏领空。 因为两地时差,从纽约下午起飞的方卓一行人也是在下午即将抵达申城。 《华夏证券报》这一趟搭了便机的两位记者真的十分庆幸能跟着一起回来,果然是如同专访一般采访了当事人。 记者陶若虹是第一次见到方总本人,发现他比想象中的和气,也比想象中的健谈。 易科如今面临危局,归根结底是专利层面遭遇情况。 所以,陶若虹算是有意的没有询问易科最近的股价变化,而是请方总谈了谈他在企业发展中的想法,易科从弱小到强大又到遭遇挑战,想法肯定随着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嘛。 果不其然,方总谈到易科的发展进行了不少反思。 不管是供应链、产品又或者各方合作,方总都认真的进行了回顾,有些遗憾的承认,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没能做到最好的。 陶若虹默默记录,见方总没有谈最近的教训,猜测他可能也比较苦恼乃至痛苦。 航程过半,采访性质的谈话结束。 陶若虹注意到方总很专注的在看英文书籍,感觉不像作秀,便询问了内容。 “是美国一个经济学家的书,名字叫弗里德曼,拿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方卓随口介绍道,“他用理性预期来解释滞胀的原因和不同阶段,嗯,挺有魅力的。” 陶若虹确定自己没听过这个名字。 她又有些怀疑起方总是不是在自己面前作秀了。 等到方总放下书籍,转而开始翻阅资料,陶若虹礼貌的借过书籍,翻了翻之后发现上面竟然还有笔记。 ——失业和通胀,第一阶段,负相关、此消彼长,第二阶段,难以消灭的自然失业率,第三阶段,偏差的政策干预和市场机制,两者相互加剧。 ——在短期,失业和物价成反比,具有替代关系,但长期内这种关系会消失,就业水平与通货膨胀没有关系了,再要实行扩张政策,结果只能是滞胀。 陶若虹粗略一番,发现不少类似这样的笔记。 她好奇的问道:“方总,你平时那么忙,怎么有时间看书的?” “现在不就是时间吗?飞机上的属于我的挺自由的时间,多看多学嘛。”方卓笑了笑,感慨道,“世界变化太快,不多学就容易遇到坎。” 陶若虹精神一振,感觉到方总的低谷情绪,但这是采访所需要的。 方卓停下翻看手中资料,若有所思的说道:“不光是书,一些政策也变化很快,需要注意和学习,就好比美国金融市场,去年出现的金融危机很严重,这让政策上立即有了变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7月份禁止卖空高盛、美林等金融机构的股票,这是临时禁令。” “局势恶化,临时禁令从7月延续到8月,到了9月又颁布卖空禁令,禁止卖空它列出的799只股票。” “后来,这个名单增加到950只。” 陶若虹联想到易科现在面临的情况,遗憾的说道:“易科没有在这个名单上面。” 方卓微微点头。 陶若虹情不自禁的问道:“为什么呢?这是不是可以争取的?它就像是一个避风港。” 方卓沉吟再三,这个问题…… 他现在可以阐述易科造成的情况,但这样当面聊似乎有些炫技。 方卓委婉的答道:“易科需要这个,只有经历惊涛骇浪,它才能成长。” 陶若虹肃然起敬:“哪怕易科因此遭遇失败,方总,你也不后悔吗?” 方卓肯定的说道:“不后悔。” 陶若虹肃然起敬x2。 看看吧,这才是商业领袖,哪怕易科面临危机,哪怕易科就此沉沦,他还是有这样的心气! 陶若虹想起之前开车追着采访的纽约媒体,想起他们的问题,重新问道:“方总,易科如此境况,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方卓有些为难。 陶若虹见状,换了个问题:“你对那些做空机构有什么想说的?” 方卓觉得这个比较好答,说道:“我还是希望让他们带着爱,也让世界都充满爱吧。” 陶若虹不好评价方总这样带着“爱”的话,仿佛有些天真,又仿佛是历经挫折后的憧憬。 庆子号抵达申城国际机场上空。 陶若虹在心中组织语言,腹稿隐约成型,几乎就是不太需要打磨的报道。 方卓估摸着落地之后不会平静,抓紧时间阅读手上材料的最后两页。 “方总,你这也是经济理论吗?”陶若虹还是想尽量再多拿信息。 “噢,这不是,这是关于荷兰一家光刻机厂商的资料。”方卓翻页,坦坦荡荡的说道,“这家厂商名叫阿斯麦ASML,挺厉害的,听说现在缺钱,但我们想投钱,它也不要。” 陶若虹问道:“啊?投钱都不要啊,那真是太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