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了。 少了一些外在之人往来,修行天地间,更为出尘。 是日。 雅湖小筑内的临水雅阁,水韵环绕,夏日热风吹来,同化清凉之韵,迎面而来,别有清爽。 立于护栏前,周清极目而视,环顾四方,不住颔首,这里是一处好地方。 无论是风水。 还是地气。 还是天地之相映。 皆上佳。 “嫣然。” “你这里……本侯是第一次来吧。” “这里是谁为你选的建造之地?你师尊邹衍?” 双手背负身后,徜徉和风暖煦之中,周清随意道。 “雅湖小筑这里,郡侯的确是第一次来!” “大梁城……郡侯去了多次。” “这里非我师尊选址,而是当年无忌府中的一位食客,那位食客出身堪舆家。” “我因想要在大梁城外找寻一处合适之地修行,无忌有闻,便是命他率人寻址。” “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定下此地。” “师尊说这里很不错,也曾待在这里修行一段时间。” 如旧的白色素雅衣裙,金瓒玉耳,灼灼风华,垂腰青丝绾发坠马,容貌绝丽,不为铅粉点缀。 施施然,绝代之人。 观之,不过二十有余的姑射神人之象。 纪嫣然言笑近前,立于旁侧,顺着某人的目光眺望远处,论来……自己也有好久好久没有好好一观雅湖小筑。 在这里住了数十年,一切都是那般的熟悉。 不料,郡侯突然而至。 罕见贵客。 “信陵君无忌。” “门客三千。” “名噪一时。” “本侯多有向往,惜哉,算着时间,本侯当年从天宗下山的时候,他便去了。” “百多年来,函谷之险关,信陵君大破之,史册当有留名。” “那是一位不俗的人儿。” “苍璩!” “他的身世……,本侯还是有些好奇的,当年你与龙阳君入秦,亲自为他找回承影。” “他不会同信陵君有些关联吧?” “年岁而观,还是对的上的。” “莫不是信陵君的孩子?” 堪舆家! 以堪舆家之能耐,的确可以做到,而能够为雅湖小筑寻到这处地方,也非寻常的堪舆家。 信陵君的门客。 三千门客,就算有一些滥竽充数的,总归有不少真本领之人,就如当年秦国文信候吕不韦的门客。 齐聚门客之力,编撰成《吕氏春秋》! 信陵君。 周清对于此人还是有兴趣的,可惜……不长命,在一些事情的不为决断。 若是他真的为了魏国好,以当初打破函谷关的威望,亦或者更早一些的邯郸之战遗泽。 将威望取而代之都不难。 可惜了。 可惜了。 魏国! 战国乱世以来第一位霸主,百多年来,几乎将秦国攻灭的诸夏霸主,无任何一个诸侯国可与之单独争锋。 就是齐国都不能。 信陵君……令周清不由的想起一个人,一个智谋皆出色的人——苍璩。 纪嫣然和龙阳君等人那般呵护苍璩,很容易令周清想到一件事。 “无忌!” “当初师尊曾说,他若是为魏王,或可为魏国的中兴国君,重振魏国国运。” “后来……权谋争斗,魏王临死之前,不放心无忌。” “我等当初也有劝说无忌行事,无忌不从,悍然从之,唉……,无忌对得起魏王,却对不起魏国。” “无忌去后,门客流散,不复盛况。” “似乎,那些门客有许多都前往秦国了,那个时候,秦国文信候吕不韦正在诸国招揽门客。” “《吕氏春秋》!” “乃有其力,否则,以秦国的门客底蕴,编撰不出那般的杂家大作,非有中原百家之人齐聚方可。” “至于苍璩的身份,郡侯……郡侯有那般想法也不例外,苍璩的身份有些特殊,却非无忌的孩儿。” “却也和无忌有些关联。” “苍璩,他的母亲是魏王身边的一位姬妾,说道其名,郡侯当有知晓。” “那人为如姬!” 纪嫣然不自觉轻叹。 提及无忌,当年之事,历历在目,无忌当年是那样的意气风发,信陵君之名威震诸国。 有无忌在的一日,秦国不敢东出。 诸国都没有太大的战事。 诸夏信服无忌的名望。 烽火诸侯数百年来,谁可做到那一步?无忌做到了! 无忌在魏,有门客众多。 因事停留在赵国多年,归来的时候,平原君麾下的门客有过半都随无忌归来。 那般场面,至今难忘。 可惜,无忌去了已经超过二十多年了。 如郡侯所言,无忌虽死,史册之上会留下无忌的名号,就是如今秦国编撰的史书上,无忌都没有什么删减。 纪嫣然很满意。 可见连始皇帝陛下都认可无忌之人。 反倒是平原君、春申江、孟尝君三人,逊色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