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 事实上不止是人类,任何一个成功延续和发展的文明,都必然具备勇往直前和奋勇战斗的勇气。 即将出征的战斗者,是战争开始后的第十七任战斗者首领。 除了最初的两位首领死于猝不及防的袭击,后面十四任都是在和大筒木们的面对面搏杀中战死。 实战证明了,作为指挥者的战斗者首领根本就无法隐藏,他们总是能够被大筒木找到。 如今,战斗者的各级指挥官,已经不再隐藏自身的位置,而是勇敢的进行战斗,哪怕是战死也在所不惜。 大筒木一族令人崩溃的穿梭斩首,打的真核文明几次濒临崩溃,但也将憋屈数万年,日渐温吞的真核文明的勇气给逼了出来。 开始的时候斩首最高指挥官,也就是战斗者首领战死后,真核文明的舰队就会崩溃。 在第一座戴森球失守后,大筒木一族必须得摧毁整个指挥系统,才能让真核文明的舰队崩溃。 也就是说,大筒木们必须相互协调,从真核舰队的最高指挥机关,直到每一支分舰队,整个指挥系统全部摧毁才行。 只要遗漏一处,真核舰队就不会崩溃,并坚持战斗到最后。 现在真核文明经过战争的洗礼,已经激发出了勇气,勇气衍生出最大的坚持,成为坚不可摧的伟大军队。 哪怕是最后一艘战舰,哪怕是最后一只战斗者的虫躯,他们都会主动战斗到最后一刻。 这才是大筒木一族由胜战败,从封闭空域被推回来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血继网罗会议上,六位大筒木认为的最大的戴森球火力。 大筒木一族的组织形式,是刻意的制造了上下分层,并极力的强调高等级对低等级的绝对支配权。 而绝对的权力就决定了,来自底层,来自前线的第一手信息,几乎是不可能传递到高层。 因此,前线的大筒木们都知道真核文明有多难缠,但六位血继网罗却完全不知情。 事实上,大筒木一族从开始就缺乏足够的力量,不能在正面打赢真核文明的舰队。 只是他们习惯了的战术恰好打在真核舰队的软肋,将这个闷熟了的文明打了个落花流水,因此错判了双方的真实实力。 当穿梭斩首的战术渐渐失效,就意味着大筒木一族需要正面坚持的时间变长了,遭受的损失损失变大了。 战争局势发生了致命的改变,传递到六位血继网罗那里,他们的感觉却是下位大筒木死的有点多,战争进行的有点不顺利。 包括大筒木之神在内,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大筒木距离战局的崩盘不远了。 …… 战斗者首领为自己套上更大的甲壳类生物外骨骼,然后登上生产出来只有七个小时的战舰,开赴前线。 真核文明的整个决策机关都动起来了,研究者和建造者都来到码头,送别战斗者出征。 战斗者装备的战斗型躯壳越来越强,如今已经能够和敌人打的有来有回,只是仍然无法改变战死的结局。 但战斗者没有丝毫的退缩,他们甚至开心的发出笑声,在英勇豪迈的笑声中,所有成员都无视危险,坦然的踏上死亡征程。 无与伦比的勇气赢得了崇高的地位,以至于真核文明出现了以战斗者为主导的趋势。 并不是没有战斗者胆怯,但意识到了危险的真核文明无法容忍这样的情况,胆怯者一旦被发现,会立刻遭到强制解体,成为密集维生池中的一员。 就在这样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大筒木一族和真核文明启动了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 此次战役中,真核文明用一座戴森球强行突击空间狭道,戴森球火力和舰队轮番攻击。 尤其是舰队完全无视了自身的伤亡,哪怕是只剩下一人也要执行攻击任务,硬生生的推平了负责防御的大筒木一族傀儡大军。 大筒木血继网罗为之骄傲的行星级武器,展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威力,但终究只是行星级武器。 但一切都是相对的,行星级的武器足以一击摧毁行星,但用来攻击比大筒木本星大了足足两千万倍的戴森球,就显得太过渺小。 六座大筒木行星的连续攻击,造成的伤害足以蒸发任何岩石行星了,但对一座双星系统的戴森球来说,损伤程度还不如真核文明建造者拆除南北极结构时,意外失误造成的损失大。 血继网罗们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判断,结果就需要大筒木一族付出惨痛的代价。 大筒木们想的是,就算舰队挡不住,他们也能在广阔无比的戴森球上战胜敌人,这是实战证明了的。 而且敌人的戴森球很难靠近,但他们想要夺回第一座戴森球,就必须主动接近到一定距离。 大筒木们就能从一座戴森球直接穿梭到另一座中,甚至一举占领 怎么也没有想到,真核文明从一开始就没有 戴森球的结构太复杂了,又被大筒木一族控制了很久,真核文明在这里作战就要近距离面对大筒木一族的族人和傀儡。 十八任战斗者首领阵亡的现实告诉真核文明,他们在复杂环境中打不过大筒木一族,双方在近距离战斗中,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舰队战能够打赢,但夺回戴森球却做不到。 而戴森球的规模太大了,就算是另一座戴森球前来攻击,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摧毁的。 于是真的文明从一开始就决定,用生命铺出一条道路,将战斗者送上最早失守的戴森球。 用激发太阳爆发超新星的方式,彻底炸掉整个戴森球,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达成无法夺回就彻底摧毁的目的。 为了达成这个战役目的,真核文明向每一位参战的战斗者都授予了特权,让他们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