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祸乱之根 李雄是武人出身,他可没有范长生的想象力,直接就否定道:“不可能!子不语怪力乱神……不是,我的意思是这世上没有神力,也不是……” 李雄痛苦的闭上嘴巴,“丞相,你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吧。” 要怎么告诉他迷信神仙道场的丞相,他一点儿也不相信鬼神? 范长生却很平和,似乎并不在意皇帝的言辞,他坚信道:“人于宇宙之中太过渺小,人力有限,所知亦有限,陛下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判断世上无神异并无错,不过,臣以自己的见识断定世上有神异亦无错。” 那不还是他错了吗? 李雄心中嘀咕,毕竟,论起知识和见闻,范长生比他多半个世纪的时间呢。 范长生坚信赵含章有神异之处,因此要求李雄多注意赵信。 李雄应下了,就算不为神异,他也要多注意赵信一行人的。 等李雄吩咐下去,范长生就要告辞,李雄忙叫住他,郑重的道:“丞相,我想要设立太子。” 范长生愣了一下后明白过来,他们已经决定退一步,那就要在正式立盟前立好太子,不然等成帝变成成王,到时候设立继承人就不是李雄一人说了算的。 晋国成为宗主国,赵含章是有权参与成国设立继承人的,到时候她要是不满李雄的人选,总会找各种借口拒绝,然后插手继承人的选定,范长生已经能想象得到,她要是借此削弱成国,成国皇室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尤其,李雄选定的继承人还有些特殊。 范长生一脸严肃的问道:“陛下已经拿定主意了吗?” 李雄认真的点头,“朕早有此意,原先不过是想等蜀地更安稳一些,孩子们也更成熟一点。如今却是等不及了。” 范长生便拱手道:“臣,遵旨!” 于是,第二天朝会上,李雄便正式提出立侄子李班为太子。 群臣一听,纷纷上书劝诫,认为李雄有这么多儿子,不应该从侄子里选继承人,应该把太子之位交给他的儿子们,否则,王朝将来会生混乱。 李雄不听,坚持要立李班,“当初起兵,本不希求帝王基业,不过适逢大乱,生灵涂炭,这才群情举兵起义,而各位推举我处于王公以上,这份功劳本是先帝的。” 李雄自立为帝以后就把他爹追为皇帝了。 “家兄是嫡亲血统,大祚应归他继承,他明智聪睿,又恢弘而懿美,降生于尘世,本是领了上天旨意而来,只是大事垂成,死于战场。”李雄伤感道:“李班资质上佳,性情仁厚,又孝顺好学,承其父美质,必成大器。” 话是这样说,但朝臣们不觉得这个主意好啊,尤其是李骧和司徒王达,跪在地上把头磕得哐哐响,“陛下慎重啊,先王树立太子是为防止篡位夺权,吴子和宋宣公的前车之鉴在前,侄子再像儿子,哪里比得上真儿子呢?恳请陛下深思!” 但李雄早深思过了,坚持要立,群臣拗不过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下旨。 在驿站里的赵信听到这个消息,握着茶杯呆立半天,回过神来后低下头看着手中的茶水,感叹道:“成王为何昏头?专诸刺王僚的前车之鉴在,他没读过《战国策》,难道朝中诸臣也都没读过吗?” 候在一旁的亲兵努力的想了想后道:“使臣,我刚学完第九十八个字,也没读过《战国策》,不过我大约知道成王为何立侄子,不立他的儿子。” 赵信:“为什么?” “因为他的儿子都太操蛋了,”在赵信的目光下,亲兵连忙改口,“我是说太坏了。” “您不知道,因为成王当了皇帝,李家的子弟都凶得很,在城中横行霸道,尤其是他的几个儿子,奢靡成风,听说成王每顿都只吃四菜一汤,节俭得很,结果他的几个儿子,每日山珍海味不断,招摇过市,谁管也不听。” “但李班就不一样了,他性情温和,为人宽厚,还礼贤下士,是所有李氏子弟中名声最好的一个。” 跟在赵含章身边,见惯了她虚情假意的赵信率先怀疑,“他装的?” 亲卫摇头,“不像是装的,因为他人是真的好。” “他们占的地盘,像范家、诸家、李家这样的人家占了很多田地,平民百姓因为战乱和饥荒失地,他就提议平均土地,让百姓均有田耕作。”亲卫道:“卑职打听过了,蜀地和我们中原不一样,这里山多地少,不管是士族还是百姓对土地的看重远超中原,所以因为平均土地的事他得罪了很多人,但他还是坚持做了,据说还做得不错。” “也因此,李班在民间声望很高,很重。” 赵信肃然起敬,这一位可与他们家的大将军一比呀。 赵含章虽然油嘴滑舌,哦,不,是嘴甜心硬,呃,也不太准确,反正就是面上很圆滑,其实内心很仁和,这份对百姓的心倒是很像。 不过他还是摇头,“此事不成,成王的儿子们既如此凶恶,岂愿把太子之位让给李班,蜀国祸根已经埋下。” 赵信抑制不住的快乐,没有胡子他就摸下巴,笑眯眯的道:“成王一死,便是大晋收回蜀地之时。” 到那时,是不是大晋都不一定了。 赵信喜滋滋。 亲兵很不解,“为什么?选李班不好吗?他这么好,其他几位公子都坏的很。” 赵信就和他道:“他们品性恶劣,但登位后有百官约束,王朝崩坏总需要时间,说不定蜀国没被他们败光前他们先死了,其子孙上位呢?” “但如果太子之位给李班,这些恶人不服,成王一死他们就会争权夺位,王朝顷刻便可覆灭。” 见亲兵还是一脸懵懂,赵信干脆道:“知道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吗?” 亲兵直接摇头。 “春秋时,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