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竟还当众被楚家人欺负,那其他无权无势女子呢?
辛容看着公主的背影,被讨厌的喊声打断了思绪:“喂,小子,下次好好长长眼,小爷的事也是你能管得,会背几条律令就当自己是个人才了。”
那楚姓公子哼了一声,一挥手对身旁年长者说道:“走吧,立契去啊。”
辛容唇角的笑意一闪而过,到底是谁不长眼。
两日后,洛京令惊呆了,辛容原先明明是殷驸马的人安排来报信的,怎么要给她升职的却是公主呢。
他当然不知道,这是陛下最宠爱的小公主,特地找了她的三皇姑帮忙,答谢一名仗义执言的小吏。
年关将至,洛京令也不希望贼曹史少一名得力的武吏,更难得的是辛容还是一名将《为吏之道》谨记在心的赤诚少年。
反正就是升升职,干脆让辛容做县佐。
辛容接到了调职令,不太明白她明明跟着贼曹史抓捕群盗好好的,怎么又要被调去做文事。
这跟她当初给黄大人当书佐可不一样。
黄大人是看中她的武功,也十分欣赏信任她。
可是洛京令为何要让自己给他当书佐?
离过年还有一个月而已,劫掠夺取年货的群盗会增多,立功的机会不可失啊!
县丞与县尉都是县令的佐官,县丞负责洛京县文事,县尉是负责武事,俸禄三百石。
县尉将武事分判诸曹,其中包括为贼曹史、决曹史等,俸禄一百石。
至于县佐、县史这样的职位,俸禄比百石,也就是在一百石一下。(1)
辛容俸禄多了两倍,从斗食小吏成为比百石的少吏。
第二日,她就知道为何洛京令将她升为县佐了。
县佐县佐,哪里需要帮助,就去哪里干活。
这不,她起草了两份文书后,就与贼曹史一起抓人去了。
她很是疑惑,洛京令又不缺写文书的属官,何必平白给她升为少吏。
不过这样,她离诏狱更进了一步,因为作为县佐,在洛京令巡查洛京狱时,她定然要负责记录的。
虽然这巡查时间也不是固定的,但是辛容也不着急了。
因为陈若雪写了一封信过来,向辛容说明了平遇县那几十亩地的收成和管理,还提到公冶府主动交出上千亩地。
这说明司隶校尉已经审问过公冶府了,不过他们应该还没找到公冶府私藏的佃农,否则黄大人的案子也该结了。
英落高兴得很,但还是担心黄大人在诏狱的处境。
辛容很想进去看看,毕竟上次在诏狱门口,她听见了黄大人悲凉的喊声。
惊喜来得太突然,司隶校尉严大人要亲自对洛京狱中的囚犯,进行录囚。
洛京令很苦恼,州刺史录囚的时间,一般是固定的。
可司隶校尉录囚的时间却不固定,说来就来。
录囚,就是上级监察官员亲自视察监狱、纠正冤案。(2)
这对监狱的囚徒是绝对的好事,有冤直诉。
辛容很是激动,终于可以去看黄大人一眼了。
赵风宁既然看中辛容,自然好好调查了一番。
黄思进的案卷中,提到他的书佐是处死公冶府二十多人的第一执行人。
可惜这名书佐跳水救人,被急流冲走后下落不明,一直未曾出现。
后来黄思进干脆将人免职了。
案情重大,刺史没有时间寻找捉拿此人。
黄思进一人承担了罪名,只说其他人都是听令行事。
因此,不管案件是在廷尉府,还是移交了司隶校尉府,都没人去查找那名书佐的下落。
赵风宁又从诏狱狱吏那里得知,有名长相十分好看的武吏,差点进了诏狱。
用画像确认过此人就是辛容之后,他不得不怀疑,辛容就是那名失踪的书佐,而且他还很有可能想进入诏狱。
原本他以为辛容是想进诏狱探查黄思进的情况,可是他也查到辛容与和殷驸马相熟的陶源初关系密切。
陶源初没什么,可辛容莫名升职了。
这很可能与殷驸马有关,毕竟他就是殷驸马的人安排进去的。
仅是如此,他不用此人便是。
严大人的意思很明显,陛下是要保黄思进。
黄思进若是都没事,谁还非要管一名书佐。
然而公冶府是殷氏旁支姻亲的姻亲,他不知道辛容是不是被收买或威胁了。
但他已安排下去,只要辛容在诏狱对黄思进有不明举动,则立即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