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刘宗周走了。 去寻找他的道了。 左梦庚不知道刘宗周会从什么途径去寻找,但只觉得,这条路如果没有指引,刘宗周未必走得通。 翻阅故纸堆,是没可能寻找到办法的。 或许,他山之石,才可以攻玉。 如是想着,左梦庚要来纸笔,就在左华的床头,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写起了论述。 《西方文艺复兴和东方思想复古之间的辩证分析》 在这篇文章里,左梦庚着重介绍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并将其与当下大明文坛发生的复古思潮进行了对比。 更重要的部分,则是介绍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茨温利、约翰·加尔文等人的事迹也被他写了出来。 因为左梦庚发现,西方的宗教和东方的儒教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 而这不同之处,或许就是儒教顽固不化的主要原因。 还是刘宗周的那句话给了他灵感。 “既然超凡入圣,那么便不可在人间,在人间便是祸。” 西方宗教的主神,是虚无缥缈的,凡人不得见。因此主神传达的思想,究竟是不是主神的,也就没法判定。 正因为主神的虚无缥缈,所以给了意图突破和改革的人们机会。 你可以解释神,自然我也可以解释神。 可东方的儒教却不行。 孔夫子是活生生的存在,孔夫子的后代更是无数儒生的精神寄托。 孔夫子的话也都铭记于典籍之中,代代相传。尽管千年以来有无数的巨儒做了增减删改,可孔夫子的后代作为既得利益者,必然要坚决维护正统。 如果孔夫子可以脱离凡俗,由具体的圣人衍变为虚无的圣灵呢? 这一点佛教就做的很好。 释迦摩尼作为佛教创始人,是一个鲜活的人。但佛教为释迦摩尼增设了一个虚构的法号————如来,实实在在地远离了世俗,便也让佛教可以进行诸多解释,适应更多的环境和国家。 左梦庚觉得,如果要改造儒教,第一要务,就是要切割孔圣人和世俗的联系。 他将这篇文稿拿给刘宗周、鹿善继、孙奇逢、李邦华、侯恂等人看,迅速在内部形成了一场风暴。 对于他的观点,大家认同不认同不说,但全都掀起了学习的热潮。 刘宗周等人迅速返回临清,去寻了邓玉函,详细了解西方宗教改革以及文艺复兴的内情。 看到这种变化,左梦庚乐在心里。 再看这天下江山时,格局已然不同。 集团内部到了修炼内功的时候,征战便暂时停了下来。 左梦庚也返回了临清,准备迎接终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