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梦庚并没有发觉,自从那个灵魂出现在脑海里,他的性格就变得有些冷血。 原本他也是一个肆意张扬、嬉笑怒骂都在脸上的纨绔少年,但是如今的他,鲜少有什么事能够让他失去理智。 与左良玉决裂这种事,换成其他的任何人,相信都会是一种毁天灭地级别的煎熬,甚至很可能沉沦其中,再也走不出来。 可是在他这里,仅仅是恼火、纠结了一番,就迅速明确了意志。 他反而更加担心的,是母亲黄氏和妹妹左羡梅以及麾下其他人的想法。 一旦确信了他们的想法,他再无任何负担,直接将此事抛在脑后。 左良玉回来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他压根就没有思考过。 他相信即便不用自己出手,侯恂、李邦华等人也会为他解决。 即使是他亲自动手,他也不会手软。 就在他处理此事的时候,远在江南的张溥也送上了神助攻。 “中恒,你看看,这是张溥最新的文章。他这是正式向咱们宣战了,还拉上了这么多人呢。” 从黄宗羲手里接过文章,左梦庚仔细看去。 论战持续了一年多,和历史上所有的争执一样,两边最终矛盾激化,失去了原有的优雅。 字里行间,满是杀气。 这才对嘛。 本就是利益之争,你死我活的局面,非要玩什么君子风范。 当初王安石和司马光一开始还挺克制的,只是就事论事。 最后如何? 张溥的最新文章里,毫无保留地为封建伦常摇旗呐喊。 【周武分封,天下归心;秦皇一统,规矩井然。诚如日耀于昼、月辉于夜,各有方圆。故帝王将相、士农工商,人伦之所系,天道之所倡……】 通篇文章,尽是在维护地主阶级、贬低劳苦大众的言论。 文中蛊惑众生,要接受自己的阶级地位,忍受盘剥压榨。 因为这就是天道,就是伦常。 否则的话,泥腿子和地主老爷平起平坐,那不是反了? 【浙东匹夫,以大儒之名,行邪逆之举,败坏纲常,邀名博幸,世之公贼也!】 张溥终于撕破了嘴脸,对刘宗周破口大骂,已经到了喊打喊杀的程度。 左梦庚倒是没什么感触,相信刘宗周也是一样。 倒是文章的最后,看到署名之人,左梦庚就知道,到了该摊牌的时候。 南京兵部尚书傅振商、南京礼部尚书谢升、南京中粮储吕维祺等官方要员,还有天下各地的理学大儒,全都站了出来,对刘宗周等人的言论口诛笔伐。 而这些张溥的帮手,左梦庚稍微一看就知道,全都是最顽固的理学拥趸。 和这些人之间,是没有讲和可能的。 事已至此,那就战吧。 “咱们的反击文章,我来。” 黄宗羲眼神亮了。 “你终于舍得出手了?” 左梦庚翻起了白眼。 “还不是你们骂的不够痛快。” 黄宗羲竟然亲自动手。 “你说,我来着笔。” 左梦庚写的文章不多,仅有《国富论》和《战争论》。 但这两篇文章都是专业的学问,在这个时代,没有他亲自指点,旁人想要看懂都做不到。 黄宗羲不是没有想过找左梦庚邀稿,可是看到左梦庚一直到处奔波,只好作罢。 这一次左梦庚主动请缨,他当然要做第一个读者。 有黄宗羲代笔,左梦庚求之不得。沉思一番,开始述说。 “人之始,久不可察也……” 黄宗羲一愣,寻思着左梦庚也能做骈五骈六、辞藻华丽的文章? 下笔倒是不慢,纸上已经写好。 左梦庚的眼睛一直注意他的进度,继续道:“盘古女娲,神话之言;三皇五帝,笔触寥寥。大禹制鼎,分列九州,方有华夏。” 黄宗羲边写边品味,明白左梦庚这是在陈述华夏的由来。 文章中,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华夏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有人知道,因为历史太过于久远了。 这一点,左梦庚还是十分自信的。 不要说现在了,后世科技那么发达的时代,都没法对华夏的起源做一个定论呢。 古往今来,对于华夏的起源,既有神话传说,也有笔墨记载。 对此,左梦庚也下了断言。 神话故事虚无缥缈,不足信奉;三皇五帝人人皆知,可关于他们的记载十分稀少,也无法成为足够的证据。 那么就从大禹制鼎开始算起好了。 这段话,当然是为了他后面的论点。 【武王伐纣,虽成就数百年王朝。然周乃西夷小国,无力平定天下。商虽亡,实力犹存。以分封而安人心,非武王英明之举,实为无奈之策。】 这段话令黄宗羲目露炫彩,自感学到了东西。 千百年来,提及武王伐纣和分封建国,多少名家都是赞许有加,更将其作为巩固纲常伦理的例证。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礼,具体的表现就是纲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如此尊卑有别、高下鲜明,人人只需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天下就不会动乱。 孔夫子创建儒学的时候显然不是这个想法,但是儒家的后来者们往其中添加了太多的佐料,让儒学开始变了味道。 武王伐纣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