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门之后,肯定比其他老太太有面子,但真要说起来生活品质,李素华就真的不如其他有儿女陪伴的老太太了。 … 搬到苏式小平房之后,周秉昆住了一个星期。 带着郑大娘,光明,郑娟,妙妙,熟悉了新家的环境之后,也就到了回京返校的时间。 到了学校之后,周秉昆就忙着学习了,相比于主要是补习英语的第一个学期。 第二个学期,周秉昆就没什么优势了,要跟上进度,在学习上花费时间是少不了的,对于学习来说,周秉昆也是认真的。 要颠覆周秉昆的人生,起码也要从周家三个孩子里面最没出息的一个,变成最出息的一个,这算是基础。 周蓉一辈子都没出息,爱好文学,没发表过什么代表性著作。 梦想教书育人,也没取得什么特别的成绩,教出什么人才,超越周蓉工作上的成就没什么难度。 周秉义在工作上,就要突出一些了,有郝家的依靠。 在政途上面走的还是很顺的,起码可以做到主政一方。 虽然工作上也没有取得什么了不起的成绩,没有带领城市发展起来。 但是周秉义多多少少也是做了一些事的,也影响了几百万人的生活。 周秉昆想要在工作上超过周秉义,首先多学习一点知识,那肯定是没错的。 郑娟这边就是带孩子和安心养胎了,对于郑娟来说,生儿育女,相夫教子,这也是她最愿意做的事情。 因为周秉昆不少的同学,都是拖家带口的来上学。 所以半年时间过去,郑娟也认识了几个朋友,没事也能一起缝缝补补,唠唠家常。 除了郑大娘和光明,不在郑娟的身边,对于郑娟来说,在吉春和京城,生活起来的区别并不大。 一个学期的时间,其实过的很快,没怎么样的,又快到了放假的时候。 周秉义又跑到了周秉昆家小院,伸手就递过来了一封信:“秉昆,这是妈给你写的信,因为你嫂子要来京城,就没走邮局,让你嫂子直接给带过来的。” 在北京周秉昆虽然和周蓉不见面,但是和周秉义之间,一个月左右还是会见上一面的。 基本就是周秉义过来找周秉昆,聊一些李素华的近况,帮李素华报一下平安。 然后就是了解一点周秉昆的情况,给李素华汇报回去。 写信其实都没怎么写的,因为郝家有电话的原因。 两边通信主要就是通过周秉义两口子的转述了,毕竟这两个人一星期起码要通上一通电话的。 “这信是嫂子代笔的吧,嫂子人都过来了,还让捎封信过来,不显得多余吗,信上说了什么,你就直接和我说吧。” 想都不用想,郝冬梅来京城,不全是为了和周秉义夫妻团圆。 郝冬梅肯定又是来北京找各大医院,专家,治疗自己的不孕来了,两口子并没有放弃希望。 “也没有太多其他的事,就是妈说了,爸今年可以回家,希望你也可以回去,这都十年了,咱们家还没有所有人一起团圆过。” 周秉昆算了一下时间,上一次周志刚回来是76年春节,到79年春节,确实是过了三年,到了周志刚回家探亲的时间了。 “你看我家娟儿这个肚子,是能挤火车的样子吗,我们回不去,你们自己开心团聚吧,我提前祝你们春节愉快,父慈子孝,阖家幸福,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秉昆,我知道你们家的情况,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们回去的。咱爸也给我来信了,他也希望你们回去,咱妈等这一天,等了十年了。就是咱爸,也同样盼了十年。” 周秉昆听出来了,周秉昆这个新一代周家话事人,接到了老话事人周志刚的任务。 “周秉义,你可算了吧,咱家十年没有团圆,是我造成的吗,十年没有团圆,我在家等了九年,也就是今年我回不去,前面九年老周家没有团圆的账,你不要算在我身上。” “前面那些年,我和周蓉都是身不由己。”周秉义总是可以给自己找各种理由。 “甭跟我谈这个,前一些年,又不是咱们一家是这样。别人家隔个三两年就能团圆一次,就咱们家不能,是什么原因,你心里没点数吗?” 不聊周家的事,两个人还能聊一聊,一谈到周家,周秉昆就和周秉义聊不到一块去了。 “你也不要都怪周蓉,周蓉她现在也不容易,自己要学习,还要带孩子,每天忙忙碌碌的,已经把家里过成一团糟了。” 周秉昆的本意,周志刚,周秉义,周蓉都因为各自的原因,选择不回家,三个人都有责任。 周秉义完全没有考虑自己和老周,直接全算周蓉身上了。 都让周秉昆分不清,周秉义到底是在帮周蓉辩解,还是在给周蓉扣黑锅了。 想一想,周蓉背黑锅,多少有那么一点道理,这俩起码还回过家,没有回过家探亲的也就只有周蓉了。 “你可别替周蓉说话了,她们家为什么会过的一团糟,不都是周蓉自己作的吗,都是自找的有什么好同情的。” 就算不去见周蓉,周秉昆也从周秉义这边听到了不少周蓉家的消息。 周蓉家里的矛盾,主要就是来源于周蓉,已经开始放飞自我,各种作妖。 在农村的时候,所有人家条件都差不多,周蓉和冯化成因为各种原因,有工资,有人赞助,比起村民来说,条件甚至算优秀,没什么好攀比的,周蓉的本性没有暴露出来。 回了城之后,生活的参差一下子就对比了出来。 虽然条件不如周蓉家的多的是,但是条件比周蓉家好的也大有人在。 周蓉的攀比欲,就被重新激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