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盛长柏倒真不担心,盛紘在这两个地方会出什么安全问题。 盛长柏自己的话,有几个人意思就行,能作弊的情况下,怎么样也不至于出安全问题。 安排完了,盛长柏就数着天数,等着册封大典到了。 如果在册封之前,都不意外的话,大概率也就不会出事了。 到计时七天,五天,等到就剩三天,就到册封大典的时候。 盛长柏还是跟着一群官员,在皇城内的一处偏殿查询典籍,最后核验册封礼仪,誊写诏书的时候,一个小黄门,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报告道: “各位大人,有乱兵,有乱兵攻入了皇城!” “到底是出了何事,怎么会有乱兵进皇城?”礼部的一位侍郎,在众人之中,官位最高,开口问道。 “我也不知。”小黄门慌张的说道。 “速去打探。”侍郎催促道。 看着小黄门害怕的发抖,盛长柏开口道: “孙侍郎,就别让这位黄门去了,我出去查看一下情况,你们关上大门,小心有乱军闯进来就是。” 盛长柏出来之后,就看到了一伙一伙的乱兵,在皇城内流窜,见人就砍。 这明显是在清理皇城内,本来的守卫。 但看地上的尸体就知道,这些人遇上了太监,宫女,和官员也不放过。 封建社会这种没有信仰的军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严明的军纪。 这些乱兵,已经敢攻入皇城,已经是不成功变成仁的情况。 还有什么事情不敢做,跟着兖王干,说白了就是为钱,为了女人。 现在进了皇城,也就烧杀抢掠,淫乱皇城,完全的放肆了起来。 等了片刻,盛长柏看到大部分的乱兵,去往皇城深处。 就找了机会,找上了一队乱兵,取出小世界常备着的弓弩,杀了几个,俘虏了几个。 确定了这些人确实是兖王的人手,大部分的乱兵,都找皇帝和重臣去了之后。 盛长柏也就结果了几个人,又回到了偏殿。 盛长柏也没白出来,还是确定了消息,兖王既带兵进了皇城,就代表着邕王,已经在这场的皇位之中淘汰了。 “盛御史,外面的情况如何?” “到处都是尸体,外面的兵都是兖王的人,已经往皇城深处去了。” “兖王这是要做什么,他是要效仿前朝玄武门之变吗,这可如何是好?” 现在的局势还是很明显的,兖王就是要给老皇帝来一个兵谏。 李世民给后世之人,做了一个好榜样。 皇帝你如果不把皇位传给我,我就自己取来。 “虽然大部分兵丁都往皇城深处去了,但外面还是有许多兵丁,见人就杀,几位大人还是不好出去,关好宫门,保留有用之躯更为重要。”盛长柏说道。 不管这些官员,有没有为皇帝效死的想法。 盛长柏都不建议这些官员出去送死。 既然是老赵家自己人争皇位,讲道理来说,其实跟臣子们没什么关系。 李世民的事情也告诉了世人,就算是通过兵谏上位的皇帝,也不见得就不是好皇帝。 “盛御史你还要出去?” 这些人明显也都不是老皇帝的死忠。 没有谁要以卵击石,冲击乱军,去救老皇帝去。 “我还要到外面打探情况,这趟回来,就是跟大人说一下外面的情况。” 盛长柏是不准备一直在外面偏殿待着的,太被动了一点。 虽然盛长柏没有想去管,兖王和老皇帝的事。 有这个局面,都是老皇帝自己作的。 早点定下储君本来是什么事都没有,非要为了不甘心,拖延立储之事。 选出了邕王、兖王候选人打擂台,分散朝臣的注意力。 本来老赵家祖上,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大周的宗室都是不掌握实权的。 就老皇帝心大,放权给了邕王、兖王斗。 玩了这么长时间,兖王已经掌握了军权,有这一天,算是老皇帝自食其果。 不说盛长柏单人,匹马都没有的,救不了皇帝。 就是真的救了老皇帝,老皇帝也没有几天可活,明显不值得。 再一个李二都不敢杀自己爹,兖王都不是皇帝的儿子。 杀了皇帝,自己登位,名不正言不顺的,当然更不敢杀老皇帝。 盛长柏没有准备去皇帝在福宁宫,准备先到重臣在的中书省去看一看情况。 皇帝不管怎么样不重要,大周朝这么多朝堂重臣。 不好让兖王一窝端了,盛长柏要去看看兖王会怎么对付这些重臣。 兖王要真搞大肆杀戮的话,盛长柏总要想办法救上一批人。 起码也要尽量救出来,和盛家、海家交情好的高官重臣。 这都是盛长柏的助力,不能就这么被炮灰了。 换得一身兵甲之后,盛长柏跟着乱军一样,在手臂外系上一块红布,就成了乱军的自己人。 不算特别高难度的,盛长柏就混到了中书省殿外。 看到兖王对重臣还是以控制为主,盛长柏暂时就安下了心。 在皇城内游荡了起来,除了几个皇城的宫门看管的很严,禁止出入。 乱军人数不够,皇城内部的看管并不算严格。 最后无事可干的盛长柏,还是走到了皇城最东边庆宁宫。 乱军是从西华门进的皇城,乱兵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