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蔚抬眼,眼前出现了一位老妪,一头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老妪说道:“你的身体太弱了,需要好好养养。”
“谢谢,请问这是哪儿?”
“这是微渔村,小伙子,我和老头上山砍柴,在路上发现了昏迷的你。看你还有气息,不能见死不救哪!”
“还好小伙子你是因为劳累过度昏迷,要是什么病或者伤,老婆子我也束手无策。”
“近年来,微渔村连年干旱,百姓收成减少大半,生活都困难,家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我们这家徒四壁的,万一你有个好歹,也实在掏不起医药费啊!”老婆婆感叹道。
“老婆婆,您的儿女都去哪了?”姜蔚问道。
“老婆子我有一子一女,儿子去服徭役了,不知何时能回来,女儿已经嫁人,就在镇上,平时来回不方便,一般也不回来。我就和老头两个人种种地,上山砍砍柴,不过是吃一口饭,勉强过活。”
“小伙子,我看你年纪也不大,怎么一个人晕倒在地,你是哪儿的人,家在哪里,怎么会到这儿来?”老婆婆关心地问道。
“老婆婆,我是从外县过来寻亲的,家中遭了大灾,生活不下去了,家中长辈让我来投奔亲戚,寻个活计。”姜蔚把之前想好的理由再次重复一遍。
“可怜见的,你是要去哪里寻亲,最起码知道个地方,好有目标。”
“老婆婆,我要去梁溪城。”姜蔚直接说道,她目前也只知道这个地方。
“梁溪城啊,小伙子,那你走反了呀,梁溪城得朝北走,我们这是南面。”
“我第一次出远门,也不知道具体位置,都是一边走一边问,谢谢老婆婆告诉我方向。”姜蔚接着问道,“老婆婆,请问一下最近的一座城是哪个城?”
“最近的一座城就是扬州城。那个扬州城也是附近最繁华的一座城,老婆子我年轻时有幸和家里亲戚去一趟,那叫一个好啊,对于从小生活在小村子的我来说简直是天堂。处处繁华,行人如织,好像到处都充满着若有若无的香气。那会就觉得若是能生活在这里该是多么幸福地一件事。”老婆婆一边讲述,脸上一脸神往,“这辈子没机会再去看看了。”说完一声叹息。
“小伙子,你还年轻,若是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坏处。”
姜蔚听着,不禁说道:“好!”
不知道此时的扬州城是不是现代的扬州城。在现代,她还是去过扬州的,那里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慢”,舒适的环境,慢节奏地生活,没有大都市的喧嚣,一切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
多数人出行都骑着自行车,不像很多城市的堵车,它的堵车与众不同,出生在飞速发展的时期,姜蔚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看见自行车堵车。
接下来就去扬州城吧,她可以好好看看这个时代的扬州。
而且作为古代的一个繁华城市,工作机会应该相对较多,可以找个工作养活自己,治安管理也会相对较好,姜蔚心里想到,自己身上虽然有从乱葬岗摸出来的一些首饰,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不能坐吃山空,还是得想办法赚点钱。
这几天先休息一下,打听好具体路线再出发。姜蔚对自己说。
“小伙子,投奔亲戚也不急于一时,你先把身体养好再出发。”老婆婆语重心长地劝道,“放心在我们家住下,老婆子家也没有孩子在,打心眼里也喜欢你。虽然没什么收入,养你一段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
“谢谢您。”姜蔚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几天,姜蔚在老婆婆家住下。白天帮忙打扫卫生,帮忙做饭,老婆婆和老伯还夸她,说现在会做饭的男孩子太少了,姜蔚还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有时身体恢复的不错的状态下,姜蔚和他们一起做农活,一起去山上砍柴,帮老伯背着柴火,能帮尽力去帮。有了她的帮忙,老两口都觉得轻松不少。
经过几天相处,她发现微渔村大部分的村民都很淳朴,也很知足常乐,因此,每个人都过得很快乐。
这天,刚下过一场雨,空气中充满着泥土和花草的芳香,姜蔚也准备出发了,目的地扬州城。
这次,她带了一个包袱,包袱里放了一些干粮。经过上次,她深深地意识到路途上带粮食的重要性。
城与城之间,镇与镇之间,距离虽然从现代来看不是很远。但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老百姓的出行方式基本为两条腿。只有少部分人家有牛车,极少数达官显贵家有马车。而对姜蔚来说,目前只能采用步行方式。
带着包袱,和老婆婆一家告别之后,姜蔚踏上了去扬州的路。
虽有不舍和他们一家的再三挽留,但生活还要继续。姜蔚心里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从她到这至今,从不适应到适应,短短一段时间,已经见过太多人,大部分都会成为她生命的过客,以后也没有机会再见面。
姜蔚在官道上一路行进,饿了就吃点干粮,累了就休息一会,如果见到小溪小河之类的,就给还没空的水壶装满,因为也不知道下次遇到水源会在何时。
如此走了一天,姜蔚渐感体力不支,也有些气喘吁吁。眼看着晚霞布满天际,天空仿佛瑰丽的画布,多姿多彩,姜蔚判断就快要天黑。
要赶快找到一个落脚休息的地方,姜蔚心里想到。最好能在路上遇到客栈,如果没有的话,就在路边生个火,将就一晚。就是不知此处昼夜温差如何,如果过大,姜蔚真怕夜里会被冻死。
又走了一会,姜蔚看到前面有驿站,门前挂了两个灯笼,灯笼上书“驿”。
太好了,姜蔚心里想道,她不禁加快了步伐。
走到驿站门口,刚准备入住,姜蔚却被门前左右两个带刀侍卫拦住:“此处驿馆非官吏不得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