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朱平安从腹黑少女家借了三本书,都是针对接下来的科考以及乡试的。之前曾经动过的借点杂书看的念头,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朱平安还是懂的的。 月明风清,流水泠泠,萤舞蛙鸣。 吃过晚饭的朱平安,就着桌前挑亮的油灯,伏案夜读。两世为人,朱平安深深懂的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 多少人,提剑纵马,说着诗酒趁年华,可又多少人知道年华是无数个弹指一刹。若不想井中月水中花,只有珍惜一寸一寸光阴,该努力时努力,该奋斗时奋斗,到了该享乐的时候才不会怀中无妞手中无钱。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上一世的吊丝生涯,跟自己勤奋努力不足,关系甚大,所以这一世,在这个封建的大明,朱平安吸取教训,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风也萧萧,夜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天明时分,朱平安早早起了床,出了房门,此时天空中尚有数颗迷途的星。 走到院子井边的石头前,习惯性的铺上黑木板,舀一瓢井水,洗了手脸,然后将洗过手脸的水倒在了石头一处凹槽,用父亲早年给自己做的牛尾毛笔,饱蘸清水,临石而书。 早※%长※%风※%文※%起做饭的母亲也尚未到起床做饭的时候,朱平安已经收了黑木板和毛笔放回房中,取了数卷抄写的书册斜挎着布包,出门往河边而去。 河边安静。微风吹,真是看书读书的好地方。 当东方红日东升。雄鸡扯着嗓子呼啸下河村的时候,朱平安收了手中的书册。慢悠悠的返回家中。 刚好母亲陈氏做好了早饭,满院子都弥漫着早饭的香气。 “娘做的什么好吃的,这么香?”朱平安用力的嗅了一下,拍了一记马屁。 “就你嘴甜。” 母亲陈氏笑逐颜开。 下河村的一天又开始了,朱父去赶牛车赚钱,现在朱父好像也爱上了这份工作,每天都乐颠颠儿的赶着大黑牛出门,话也多了不少。 三日后的一个下午,从县里赶来了一位差役。将一份从应天府发来的公报复制件送到了朱平安家。 “皇恩浩荡,宣旨恩科本官谨遵圣谕,于十月二十至应天科考诸生。学问长益者,留俟科举;学问荒疏者,黜为吏民;无故而不至者,严惩不怠。” 果然还是吊考,不过幸好是十月二十日,地点也是应天府,科考完距离恩科乡试也就没几天了。正好赶上乡试,也不用自己来回奔波。 算算时间距离科考的时间还有近二十多天呢。 时间足够了。 又过了数日,秋风吹来的稻谷的香味。大片大片的稻子静静地立在田地里做着美梦。齐刷刷的稻梗直挺挺地站立,被秋天捧在手里。在下河村前村后向最远的地方延伸。站在高处放眼四望,全都是金灿灿的稻子。 下河村开始忙碌起来了,因为稻子熟了。 这一天。朱平安一大早也换了粗布短衣,要跟着父母及大哥一起去田地里收割水稻。 “彘弟。你这是干啥,快回去看书去。”大哥朱平川眼尖。看到朱平安换了粗布短衣,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这个弟弟想要干什么,不由开口让朱平安回房间看书。 “咦,我一眨眼没见,你就换衣服了。别胡闹了,去看你的书去。”母亲陈氏闻言,也看到了从房门出来的朱平安,惊讶了一声,也是开口让朱平安快点回房间看书。 “彘儿,你就别去了,我跟你哥还有你娘就够了。这些天农忙,我都不去赶车了。”朱父也是一样,让朱平安回房看书。虽说,朱父一直都觉的男孩多流点汗好,可是在朱平安快要去考恩科的时候,朱父还是觉的朱平安在家看书才好。 朱平安穿着粗布短衣走到父母及兄长面前,憨笑着说,“我看了太久的书了,胳膊手腿都有些生锈了,正好去田里松快送快。再说了,这些天我可是一直在家看书了,也有些倦了,就当去放松一下了。我以前不也是去地里的嘛,没什么,就这两天不碍事的。” 这些年,朱平安家又添置了不少田地,要是让父母还有大哥他们去田里收割,还不知要忙到什么时候呢。 “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母亲陈氏不愿意让朱平安去地里,“你都是秀才了还下什么地啊,你还是会去看你的书去吧。” “娘,我也是壮劳力呢。再说了,就连当今皇上都会在特定时间下地,劝科农桑呢,更不用说我只是一个小秀才呢。”朱平安憨笑着,将母亲陈氏手里的镰刀拿了过来。 “多看一天书不多,少看一天书不少,儿子早就将书本记在脑子里了,一边干活一边默读都不碍事。”朱平安又接着游说道。 父母以及兄长说不过朱平安,只好同意朱平安跟着去田里,但是只许这一天,以后是不能再跟着来了。 走在路上,很多村人吃惊的看着穿着粗布短衣戴着草帽拿着镰刀的朱平安,很是好奇啊。 “小朱老爷怎么下地了?” “秀才老爷咋还来了?” 乡人或是好奇或是玩笑,总之就是见到就问。 “秀才也是人也要吃饭,当今圣上都会以身作则劝科农桑,更何况我一个小秀才了。”朱平安憨笑着向乡人解释。 等到了田地,朱平安跟着父母兄长下地,挥汗如雨,收割水稻。 朱平安家的田地跟朱家老宅的田地是在一起的,朱家老宅田地里干活的只有祖父以及三叔还有朱平俊三人,朱平俊还是磨洋工,出工不出力 收割之余,朱平安才得知,小四叔又生病了,这次是昨晚吃坏肚子了大伯朱守仁还是和往常一样在家里温书 田里收割水稻的祖父,看着不远处卖力的挥汗如雨收割水稻的朱平安,想想家里的大儿子,感慨不已,同样都是读书人啊。 从水稻田收割来的水稻,朱平安家用牛车将水稻放在牛车上,朱平安家的牛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