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新的工程兽只有小牛大小,小一点的跟狗差不多。它们体型虽然不大,可是身上银光闪闪,嵌着多个金属部件。它们有的装有类似于昆虫的口器,有的直接就是掘进钻头,背部统一有安装动力电池的插槽。在一个个金属部件之间,则是明显的生物组织。 不等楚君归扫描,智者就把蓝图传输过来。 这批工作兽的身体内部都是实心的,全部用于动力,因此体型虽然不大,动率却都有上千马力。如此充沛的动力保证了它们可以粉碎几乎一切矿石和有机质,甚至强度不太大的普通钢铁也能给直接嚼了。它们的口器,也就是粉碎和掘进器官是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更换的。 工作兽是分群的,每一群个体从十几个到三四百不等,每个工作群都有个指挥兽,智者称之为群主。 智者以及基地中枢会把工作任务分解到每一头指挥兽头上,指挥兽就带着自己的工作群前往指定位置完成指定工作。 这种模式的好处首先是工作精度大大提高。比如智者给楚君归看的这片风景,1公里方圆的地面高地落差不超过5厘米。这可不是后期平整,而是由工作兽直接啃出来的。 其次是智者的利用率大幅提高。现在智者只需要在指挥兽身上植入子体就可以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每头工作兽都要植入。虽然指挥兽需要的智力水平远在前期工作兽之上,但是一个指挥兽就可以携带一群工作兽。 智者分离的子体也有智能等级的区别,一级子体只能说是具备智能,有一定自主思考能力,过去植入工作兽的就都是一级子体。植入指挥兽的是2级子体,智能已经和普通人类不相上下,它们完全可以自主工作、自主学习,甚至还有一定的创造力。 以目前智者的进化程度,可以分离出1024个2级子体。现在智者正在逐步回收一级子体,分化2级子体,已经分化了300多个2级子体。也就是说,目前有300多群、合计5万头工程兽正在进行原料采掘。 说到这里,就到了智者自身的进化了。 可以说,新基地的建设基本就是智者一力承担的,开天就是在开始时搞了点生化工程机械。勒芒和少女主要精力都在研究上,李若白则是一半管理舰队,一半维护外部关系。这样整个新基地几乎就只有智者在负责。一直以来,它都是满负荷运转,连吃都非常认真。 吃对雾族来说格外重要,它们进食所花的时间远比普通生物要多,消化也快得多。智者想要分离更多的子体,就得不停地吃,让自己细胞的数量变得更多。 就这样,智者一边吃,一边分离子体,一边优化新基地,一边指挥工程兽干活,简直要忙到蒸发。但是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让智者的进化速度突飞猛进,进食效率也大大提高,它甚至进化出一种专门的微型进食和消化一体的器官。 勒芒则为智者提供了另一条路:与生物芯片结合。 勒芒这段时间最大的进展就是开发出了全新的生物数据接口,可以让智者和生物芯片无缝衔接。这可不是像普通人类使用个人芯片,而是类似于楚君归那种意识直接和芯片相通的方式。有了芯片的辅助,智者理论上的算力已经可以无限扩张了。 一头最基本的工程兽每天可以挖土100立方米,在它们眼中泥土和岩石并没有什么不同,钢铁有点塞牙。现有的工程兽每天光是挖土就能挖出500万立方米。这意味着每天50万吨的基本金属,超过100万立方米的建筑材料,以及10万吨的生存级复合材料。 这还仅仅是起步阶段。 看到如此庞大的潜在产能,楚君归隐隐有了一些新的构想,不过那些现在都只是构想,还需要细化。 看过了风景,一行人乘坐方舟又返回了新基地。等众人在新基地内坐定,智者说:“经过这段时间的进化,我逐渐明白了雾族溯源而上的意义,即将进入新的进化阶段。我的直觉告诉我,进入新阶段后将会觉醒新的记忆和知识,这些知识是刻印在我们基因里的。至于基因中为何会藏有如此多的秘密,我也不是很清楚,有待勒芒先生去探索和研究。也正因为进化,我想我知道了道哥更多的秘密。” “道哥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其它族人,现在我知道原因就是它一直在操控兽巢、制造战兽。但是道哥能够操控的战兽数量远远超过我们雾族的极限,这让我想起了3个不明不白消失的族人。虽然不知道道哥是怎么利用它们的,但是肯定和族人的消失有关。” “我认为,道哥没有消失,它或许正在继续进化。我们必须想办法打断它的进化。” 楚君归微微皱眉,思索一会,说:“你刚刚说,进化到一定程度会解锁记忆?” “是的,我现在非常确定这一点。” “这些记忆和知识从哪里来的?” “不知道。” 楚君归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这些知识当然不是凭空而来,只是眼下他还无力探索整个行星。权衡之后,楚君归对新基地的建设进行了调整,增设了大量防御设施和炮塔,并且根据智者的工程兽蓝图设计了全新的工程兽。 这种工程兽就强化了感知,然后会操纵速射炮,而指挥兽可以协调多个炮塔共同防御。这样就缓解了兵力不足的问题。至于末日阴影和2号基地已经武装到了牙齿,倒是不急。 看过了新基地,楚君归对于产能扩张大致心中有数,现在的瓶颈是原料初步加工,以及地表和轨道间的运输。光年现在只有4艘运输船,一次性运输物资2万吨,平时勉强够用,现在又要造泰坦,又要造移动基地,这点运输量就远远不够了。 于是楚君归对少女道:“造个新的运输船吧。” “好!要造多大的?” “结构强度能够支撑多大,就造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