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 从石榴村向西去弥药山,路上越走越偏僻。 装备都在我这里,我提着两个大包,后背都湿透了,路上不时回头看,希望能过来辆车,哪怕拖拉机也行啊。 妈的愣是没有。 可能老天爷看我可怜,后来碰上了一小支由藏族人组成的“牛队”。 有过在藏区旅游经验的人都知道,藏民不会说汉语的很多,你只能靠“打手势”和对方交谈,沟通非常吃力,我费了一番功夫才解释明白,让他们带我一程。 还记得,牛队领头是一个叫“得吉贡布”的男人,皮肤黝黑,他们正好要路过弥药山,我坐牛车,人不要钱,只是半推半就,收了我一包烟。 牛车走的慢,一直走到下午我接到了把头电话。 “喂,把头。” “不慢了啊把头,去哪儿找车,我现在坐的牛车,估计,再有三个多小时就到你们那里了。” 把头问我:“出村没碰到麻烦吧?” “没有,我还做了个小活儿,你不知道把头,那竟然是个西夏坑。”牛队都是不懂汉话的藏民,我也不怕他们听到。 把头听后沉疑几秒说我:“你一个人,以后这种小活儿尽量少做,快到了打电话,我们住的地方不好找,我让文斌去大路上接你。” 晚上八点多,赶了一天路,我终于在把头所谓的“大路”上见到了鱼哥,他等久了。 “怎么这么晚?云峰你昨天就应该到,老张呢?怎么不让他开车送你过来?” 鱼哥一手一个,把我提的两个包接了过去。 老张.....我含糊不清,糊弄过去了。 把头暂住在弥药山下的一栋荒废了,看起来很奇怪的三层石楼里,为什么我说奇怪?因为类似的房子我以前没见过。 问了鱼哥,鱼哥告诉说:“这是木雅人不住的石楼,一层住牛羊牲口,二层住人,三层放粮食干草,类似的石房子这里还有好多,都空了。” 我纳闷,问怎么都空了。 鱼哥跟我解释说:“几年前,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里的木雅人,都搬到上八堡之一的尔苏聚集区去了,所以没人了。” “峰子!怎么这么慢!我们就等你了!”刚进去,豆芽仔跳出来大声说。 “一边儿去,你嚷嚷什么?我不有事儿耽搁了嘛。” 上到石楼二层,见到了把头,黑灯瞎火,房里点了根蜡烛照明,众人都在这里打地铺。 “把头我来了。” “嗯,坐下说吧,我们东西都还齐全吧。” “都在,一件不少。” “小宣呢?怎么没看到她人?” 把头指了指头顶:“还没吃饭,三楼有些干草,小萱在楼上生火做饭,事不宜迟,等下吃了饭,我们等一个向导过来,然后今天晚上就进山。” 我觉得把头有些着急,不过我没多问,转身上了木楼梯。 说是楼梯,其实就是一把靠墙竖着的梯子,非常窄,上下要小心,掉下来要摔够呛。 三楼,小萱正趴在地上专心致志吹火,她脸上都是灰,我上来都没注意到。 “你干啥呢!” “哎呀!” “你吓死我了!” “云峰你走路怎么没声儿!你看!火又灭了。” “这谁的盆子这么大,洗脸盆吗这是?”我走过去,看就这个盆子里方便面最多,目测最少三袋。 “这是豆芽仔的啊,”小萱无语说。 “水不开你怎么煮,凉水硬泡?” “你懂什么,这样煮出来的面才好吃,”小萱还嘴硬,我估计她就是图省事。 “过来,哥送你个好东西。” “什么呀?神神秘秘的。” “手伸出来。” 我左手抓住小萱手腕,右手从后裤兜掏出个金手镯,轻轻给她戴上了。 “金手镯!你从哪来的?给我买的?” “切,这你有钱都买不到,”我说:“这是辽代的素纹金手镯,你带上还挺好看。” “是吗,不过有点大。” 小萱手腕细,她晃了晃,显的很开心。 说来惭愧,这算我送小萱的第一件正式礼物,因为我也是白天才突然想起来,这天,刚好是她生日......小萱自己没说,所以把头鱼哥都不知道,但我记得。 “小萱,生日快乐。” 小萱鼻子一抽说:“云峰,我以前只是随口说过一次,没想到你还记得。” “哈哈,我记性好,当然记得,你的生日,小米生日,还有.......”没说完,我赶忙收了话。 我也好几年没过生日。 小萱很懂事,她抬手抹了抹眼说:“云峰,我已经两年没过生日了,我不想给大家添麻烦。” 回想起来,那几年我们都牺牲了很多,但也确实得到了不少妈尼。 “赵萱萱!赵萱萱! “面煮好了没有!饿了!”楼下传来了豆芽仔的大嗓门。 吃完饭,大概晚十点半左右,把头找的向导来了。这人就是木雅人。 木雅人其实没多神秘,神秘的,是他们的来源和文化。发展至今,光甘孜雅安一带,就有超过8000人的木雅人,只要稍花点心思找,谁来都能找到。 我还会说几句正宗木雅语。 吃饭是“嘎够”,睡觉是“一个卡死”,起床是“鸿福福”。木雅话就是这么说的,只是音调听起来比较奇怪,这个我无法用文字去描述。 向导50多岁,头上包着几圈白布,穿了身当地传统百褶服,服装也是以白颜色为主。这人藏名不详,汉名叫福贡,我叫他福叔,老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