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很多人都有清醒的时候。 赵佶在叙说往事的那一刻,是真正清醒的。 沈约闻之讶异。 对他而言,一切听起来如同灵异事件一般,多是传闻,却难目睹。 可如今亲历之人言之灼灼,让沈约不由得琢磨其中的关系。 赵佶为什么着重提及此事? 当年的赵佶虽有天分,却没有见过高科技,但经历永劫城一事后,赵佶的认知有了提升,他是否认为当初关羽的出现,或和冥王投影仿佛? 换句话说,赵佶意识到张继先有的不是神通,而是和沈约、冥王类似的人物。 赵佶虽然始终没有看他沈约,可回忆这些事情,是为他沈约提供线索? 张继先为何要唤关羽出来? 那时候的张继先,觉醒了曾经的记忆,又因误伤僵尸,心界大改,不像是刻意炫耀,但有意为之又是为了什么? “多年一梦,当年却真。” 张继先重复赵佶的言语,露出一丝微笑,“恭喜圣上。终有所悟,亦有作为。” 赵佶神色却有凝重,“想当年朕问道长修丹之术,道长对之——此乃野人之事,非人主所宜嗜,道长曾劝告朕——清静无为,同夫尧舜足矣。” 张继先微微点头。 赵佶反问道,“那道长今日如何会以有为对之?” 沈约听着赵佶叙说,终究将张继先和赵佶之间的纠葛整理明白了。 张继先五岁唤醒记忆,十一岁就见到了赵佶,那时候的张继先已知道赵佶的命运,这才用委婉的话语想要帮赵佶一把。 ——神之所寓,灵自从之。 ——蓬莱水浅 这是张继先能做到的极限,他终究不属于这个年代,他也不想插手这个年代的事物。 一个人如果能有道家所言的神、灵现体,这人有没有灵异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人会是个清醒、明辨是非的人。 大厦将倾! 张继先虽知历史,还是希望赵佶能将天赋用于正途,他不是要挽救赵佶,更因惋惜苍生浩劫。 你若有能力,如何会忍心看苍生陷于劫难之中。 而张继先劝赵佶不要执迷丹药,清静无为,其实用意更好解释——自古术士炼制的太多丹药其实都和毒药仿佛,功用只为提升男人的某种能力,可那能力使用过度,定会反噬。赵佶不沉迷丹药、清静无为,百姓也能少受点苦。 自古以来,百姓的苦难多是源自统治者的折腾。 赵佶一个花石纲就害死百姓难数,张继先这般劝解,实在也是用心良苦。可眼下赵佶既然醒悟,张继先就觉得拨乱反正很有必要。 让一些真正的能臣来治世,那是明君要做的事情。 沈约对张继先所言一听就明,甚至不听,也多少明白张继先的用意,实则是大道殊途同归。 赵佶却显然还是有些不解,他对沈约很信任,这种信任源自沈约在上京、沙漠对他的行为! 可回忆张继先的往事,赵佶却开始怀疑张继先和冥王是否有关! 这就是赵佶诸多试探的缘故。 面对赵佶的质疑,张继先只是笑笑,“无为并非不为,而是大为。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赵佶琢磨片刻,“朕还有一事想问道长。” 张继先微眯双眼,“圣上请问。” 赵佶终于看了沈约一眼,沉声道,“赛月出生之日,道长禁外人在场,说与朕不利。但朕曾闻言,当时在场的并非道长一人,所现的异象,也和当年关羽现身仿佛。” 沈约脑海中有闪亮划过。 召唤关羽和赛月出生类似的现象,这是不是说明,这是两个相似的实验? 实验什么? “招魂”两字蓦地闪过沈约的脑海。 赵佶接着问道,“朕想问问,道长那时候,在召唤哪个神灵?” 这本是张继先和天柱山那些人做的约定,秘而不宣。 赵佶却问到这个关键。 张继先不看沈约,微笑道,“圣上英明,贫道那时候,的确是在召唤可是贫道也和圣上言明,多知不见得是好事,当时就请圣上莫要询问细节。时至今日,圣上真要刨根问底吗?” 赵佶突然打了个冷颤,半晌摇头道,“道长既然这般说,朕也不好强人所难。” 沈约坐在赵佶旁侧,看得到赵佶的鬓角有汗水流淌。 天正炎。 但揽秀轩着实清风徐徐,不现暑热,赵佶为何会冒汗? 半晌沉寂。 赵佶终于道,“沈先生,李彦既然有心将征地进献朝廷,还请沈先生操劳此事,不知道沈先生能否应允?” 众人均怔,一时间搞不懂赵佶究竟想做什么。 赵佶对沈约极为重视的样子,如何会安排沈约做这等事情? 李彦却想——圣上莫非让沈约借机打打秋风吗? 古代官家征收查抄一事,多是肥差,算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沈约闻言微笑道,“沈某不擅此事,圣上何不”他本想推知,可见赵佶要起身相求的样子,终于道:“圣上若不嫌弃,沈某倒可接手此事。” 赵佶大喜道:“先生肯为,朕实在欣喜若狂。”随即道,“沈先生若有差遣,诸臣子当遵从不怠,沈先生所至,如朕亲临,尔等谨记。” 命令下,众人惊诧。 虽然赵佶在后宫面前曾说过类似的话语,可此刻当着大内总管这般说,无疑是当着朝臣颁布旨意。 沈约所至、如朕亲临?! 哪怕京城蔡相,也从未得过这种特权! 李彦眼珠子急转,恭声道:“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