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英也是下了大力气来准备晚餐,毕竟徐家可以说是她们定居以来打交道的第一家。
也是她们运气好,徐家人都还不错,所以晚餐她也打算拿点东西出来。
其实不用准备别的,肉管够诚意就很足了,毕竟现在人吃点肉很不容易,也就逢年过节的可以吃点。
满满的一锅小鸡炖山药,肉多山药少的那种。
用野葱炝锅清炒了个小白菜,还有用了很多油的荠菜炒蛋,最后还有一个任青咸汤。
菜端上来的时候徐家俩兄弟都惊呆了。
“这也太丰盛了吧!”徐老三看到饭菜脱口而出,毕竟这饭菜可比中午他家那菜强多了。
“都是山里的东西,你们别嫌弃就好。”
“妹子,你也别太谦虚了,就这饭菜,过年吃都不磕碜。”徐老三围着饭桌打转,好久没见过这么一大桌肉了。
李菊英被他逗笑了,“哈哈哈,那三哥赶紧坐下吃吧!今晚可要吃个够。”
“那我们哥俩可不客气了!”说着四人落了座。
徐家哥俩也真是没客气,毕竟这么扎实菜也实在是少见,他们哥俩也有些忍不住了。
徐家哥俩吃的稀里哗啦了,虽嘴上说的不客气,可也还是不怎么下筷。
“徐二哥徐三哥别光吃菜,尝尝这肉怎么样。”
李文江见兄弟俩不怎么吃肉,一个劲儿的让,还给俩人一人夹了一个鸡大腿。
“文江兄弟,我们自己来就是,不用给我们夹。”徐二郎推辞。
“来来来,都吃都吃,别客气。”
……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徐家两兄弟对李家姐弟也更加了解,更加鉴定了以后要好好来往的心思。
吃完饭几人聊了会天儿就准备睡了,山洞简陋,两人一直是在地上铺草睡的。
多了俩人也没什么变化,只是挨着李文江铺了席子跟草睡在上面。
第二天一早不等天亮李菊英就起来做饭,等天亮饭都做好了。
四人吃了饭就开始往山外走,昨晚徐家兄弟说这边冬天都是用炕的。
他们在山里冬天比外面更冷,更是需要早早的打算起来。
所以今天她们还要出去一趟,弄点麦秸麦糠回来好做泥砖。
这些东西家家都有点存货,不过她们是做泥砖,用不到好的,所以她们买点压的做砖就好。
这东西重量轻,两人挑了满满的的两扁担往回赶,先用这些做做看。
两人挑着麦秸麦糠跟工具回了山上,把东西放好之后就开始去挑泥准备做砖。
之前两人谁也没做过,不过这次在山下徐家人简单的教了两人一下。
泥去不远处挑就行,两人挑土就挑了一上午,才挑了差不多了。
土挑完了就中午了,简单的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下就开始准备过筛,把土里的石子落叶啥的都给挑出来好做砖。
过好筛的土与麦秸麦糠和匀,加水搅拌,拌的差不多了两人再上去使劲踩。
把泥踩的上劲再摔进模子里,整理整齐了再脱模,之后把脱模的泥砖再摆放整齐。
两人全力以赴的干做的还是很快的,用了一下午便做好了。
做好的砖放在那等晾干就能用了,一般五六天就差不多了。
这次他们多做了些砖,准备到时候除了炕以外再把门口垒起来,只留个地方做门走人。
砖在那晾着,两人赶紧又去削柿子了。
这山里各种的果树不少,大部分摘下来好生保存就行。
唯独柿子,放些天就开始软了,软了就晒不成柿饼了,得赶紧吃了。
倒是再过些日子天冷了,哪怕软了也没事,可以吃一整个冬天。
不过现在还不行,一个是天气还热留不住。
另一个是柿子太多,只吃软的到时候吃不了,来年开春就坏了。
晒成柿饼就不一样了,保存好了留一两年也没事,出门带着也好带。
所以现在两人抽点空就赶紧的削柿子,因为没有削皮刀实在是难削。
现在两人主要是到处摘柿子苹果梨,这些都是快要熟了,再在树上就不好保存了。
像核桃栗子山药芋头这些,哪怕不摘不挖就坏不了,只要上冻之前弄回来就行。
倒是野菜季节快要过去了,还要赶紧摘点保存才是。
但野菜除了蚂蚱菜别的也不好保存,不过她还是晒了些任青跟荠菜,到时候吃不成菜做成汤喝也行。
第二天两人去了山下之前看上的那块地,准备开一下荒种点菜。
这个时候种粮食是晚了,不过白菜萝卜的还是能种的,自己种点冬天也好有菜吃。
这块地是难得的一块不小的平整地,种粮食也很好,只不过现在没法种,先整理出一块种菜。
这地里别的不多,净是草,两人先把草除了,再把地翻一遍。
这地虽看着好,但毕竟是山地,里面还是有不少石头的。
拔草的时候两人一边拔一边捡着石头,不大会儿就捡了一堆。
把草收拾干净石头捡的差不多了两人开始翻地。
翻地的时候也还得小心,表面上的石头是干净了,但地里肯定还有不少。
翻地的时候还是得小心点,别把锄头给弄坏了。
两人开始翻地,把草根树根的都翻出来放在一边,这些晒干之后都可以拿回去烧火。
捡草根树根的时候顺便把石头一起捡了,捡完再用耙子揉平,之后起个脊子好浇水,这菜就可以种了。
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尤其是开荒更是不容易,两人干了一天也就把草拔完石头捡了,地都没怎么翻。
等到翻好地揉平怎么也得三四天的时间,这还是干的快的情况下。
其实在山里现在种已经算晚了,好在他们出去选的地算是山坳里,相对还暖和点,所以还能现在种。
等到两人把地全部弄好,把菜种下已经是五天后了,完全人力的情况下开荒的强度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