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山北麓,一队队士兵通过孔道后,冲进了辽阔的平原。 大地之上,万马奔腾。 豪情万丈的男儿挎着骑弓,提着大刀,在原野中肆意驰骋。 他们越过溪流,冲进乡村。 寂寥的篱笆墙后,是一处平整的菜园。菜畦边躺着一具僵硬的尸体,手里还握着一根木棒。 两名于阗步卒从马车上下来,将蔬菜一一收割,装上马车,送往军营。 临走之前,他们还进屋检视了一番,可惜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只有最里间的卧室内,躺着一位双眼无神的老人,显然已死去多时。 他们将两具尸体掩埋掉,然后把门板卸下,家具拆散,用斧子噼成柴,一同装上马车后,走了。 骑兵越过高坡,又冲进了一个村子。 葡萄架 拉磨的驴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了一个皮套在地上。 又是两名于阗兵下了马车,将皮套捡起,然后仔仔细细地把所有葡萄收走。 圣人特别喜爱马乳葡萄。事实上所有人都喜欢,消闲时可以吃,饿急了的时候,甚至可以勉强当饭充饥。 收完葡萄之后,两人又在园子内发现了一个地窖,从中搜得数十坛密封好的葡萄酒。 一番大笑之后,他们喊来了更多的人,将这些战利品装上马车,全部运走。 远来的“马匪”最后冲到了田野边。 看着平整的农田以及部分未及收割的农作物,没有任何犹豫,喊来了于阗步兵,第一时间收起了地里的小麦。 马蹄声骤然响起。 一匹大青马进入了众人的眼帘,马上的骑士惊慌失措,丝毫不敢回头张望,只闷着头往前跑。 “嗖!”路边飞出一箭,此人闷哼一声,栽落马下,滚了数滚后,不动了。 数人冲了上来,嬉笑着围住大青马,将其牵走。 建极十五年八月十二,南路夏军主力几乎全部冲进了费尔干纳盆地。 数万铁骑纵横驰骋,无人可挡。 实行“迪赫坎”分封制的拔汗那在猝不及防之下,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只能各自收缩,将所有能战之兵聚集起来,依靠城墙抵御“马匪”的入侵。 但还是有很多迪赫坎死于非命。 是的,迪赫坎是一个烂大街的称呼。 小到一个村子,大到一个城池,其领主都可以称为“迪赫坎”,甚至还有专门在巴扎收税的迪赫坎。 阿拔斯王朝几乎将分封制贯彻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波斯人因之,大片的土地掌握在王室贵族、迪赫坎贵族、造物主庙、宗教学校的手里,留给普通百姓的少之又少。 简而言之,这个国家除了少量自由民(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里,少部分在乡村),绝大部分是佃户农奴。 与西欧分封制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迪赫坎贵族们需要纳税,总督用他们的税金养官员和军队——因为农奴被大量掌握在贵族手里的原因,总督不一定能招募到数量充足的士兵,很多时候就只能用突厥雇佣兵或奴隶兵(古拉姆)了,而这又造成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诀窍其实就是以快打慢。 铁骑四处纵横,捕杀任何敢于活动在野外的敌方信使、游骑,一旦发现有任何贵族敢带着他那数百到上千不等的兵马出城,立刻通知分散在各处的兵马,利用超卓的机动性聚集起来,发挥兵力优势将其围歼。 数日下来,成效显着。 易地而处,若你是一个迪赫坎,在道路不通,四处都传来真真假假消息的时候,看看城堡里仅有的几百兵,你会怎么做? 最稳妥的办法是坚壁清野,将粮食收入城堡,尽可能武装更多的农奴、市民以及宗教吉哈德分子,利用城堡固守,以拖待变。 撑死了派出勇敢的信使,趁夜出城,前往各处打探消息。 至于广阔的乡村,你只能放弃了,不然还能咋地?与人野战吗? 你连他们来了多少人都不知道,只看到铺天盖地的骑兵,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拨人在你面前晃悠,你不敢赌,只能眼睁睁看着贼人掳掠,将你的领地搅得一团糟。 生气当然是生气的。 但你只会恼怒那个愚蠢的总督依思麦尔。他没有丝毫的敏感性,没有在险要地带修筑要塞,招募雇佣兵戍守。将来追究起责任,你绝对会与众位受到损失的同僚一起,向布哈拉状告他的渎职。 你打定了主意,如果总督的古拉姆军团没有出现,你就一直守在城内,绝不外出。 战场的主动权已经完全易位。 ****** 邵树德来到了窝什城外,看着处于团团包围之中的城镇。 大群百姓在一箭之地外整队。 随着战鼓擂响,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沉默着冲向城墙。 箭雨如注,一刻不停。 惨叫声从一开始就不绝于耳,整整一千人,冲到城墙转身欲逃,结果被后面人踩倒在地,还有人向两侧逃去,很快被骑兵追上,一一斩杀。 低矮单薄的土墙上下,同为拔汗那人的双方咬牙切齿,舍命拼杀着。 战斗十分激烈,尸体不断跌落城下,密密麻麻,摞成了一个个奇奇怪怪的形状。 守军到底富有战斗经验,又有地利,装备还不错。冲上去的百姓在久攻不克,死伤惨重之下,终于溃散而回。 “射!”密集的箭失抛向前方。 没有任何甲胃的溃退百姓如同狂风中的衰草一般,大面积扑倒在地。 “得得!”一队骑兵冲上前去,雪亮的马刀齐齐挥舞,将最后一批尚未倒地的溃兵杀死,然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