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3 / 3)

儿不若多说说那孩子,叫什么?家住在哪里?今年几岁了?她与筠儿有缘,娘想多听听。”

“一个奸诈狡猾的小人,不值得母亲惦记。”

太子妃微愣:“听筠儿的语气,你似乎很不喜她?”

“嗯,”陆卫青直言,“她鬼主意甚多,想一出是一出,尽会折腾人;遇见事了不听劝,也不要别人帮忙,性子很倔。”

最让他生气的是她拿了他的玉,说好救完狗子就还给他,她又变卦了。

看她那样,估计一时半会他要不回来。至于她上午说的“条件”,多半是讹他的。

不过这些他不能说给母亲听,不忍母亲忧心。

太子妃却笑了。

“我倒觉得那孩子是个胆子大的,不怕事,有机会带回来我瞧瞧。”

陆卫青没应,那种乡野混大的孩子,言行粗鄙得很,一言不合拿起棍子就要打人,还是莫带回来污了母亲的眼。

他话锋一转:“娘,您还活着的事万不能对外人提及,尤其是先生,您得多个心眼。”

太子妃拢着宽袖来回踱了几步,停在陆卫青跟前,神色很是不忍。

她抚上那张和太子近乎一模一样的脸,细细地摩挲,眸底荡漾着微光,许久不曾言语。

陆卫青抓住母亲的手。

“娘,您不信我?”

“不,我儿说什么娘都信的。”太子妃难掩悲切,“娘是担心我们势单力薄,你爹又不在身侧,独留我儿一人面对这些......”

儿子再有谋虑,也只是个十岁的孩童,不该承受这般苦难。

“大人”权势滔天、在朝中拥戴者甚多,连老皇帝都要忌惮三分。若此人两面三刀、心存不轨,那接下来的路就更难了。

陆卫青却释然得很,递给母亲一张方帕,安慰母亲他们定能守得月明,眼下当尽快联系父亲。

“娘,您知道爹在哪?”

太子妃摇头,“你爹有提前料到东宫势败,早早和先生谋划过了,应是有准备,可具体的我并不清楚,也不知他身在何方、是死是活......”

太子妃无声地擦拭眼泪,陆卫青好生一阵宽慰后,才细细思索父亲的事,却始终找不出头绪。

莫非,就真的一点法子都没有?

他长睫轻眨,掩下眸底波涛汹涌的晦暗,临近夜半,才踏着月色回城。

*

刑场附近的旮旯里,苏霓儿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叠黄纸,丢入面前燃烧着的炭盆里。

炭盆的下方,压着死者的名号。

给死者烧纸钱,是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祭奠方式。

地上还铺着一层薄薄的雪,混着洗不净的血迹,在寂寥的夜里肆溢。昏黄的火光随着寒风摇曳,映照出苏霓儿清瘦的脸。

身后一道阴冷的视线直直地落在她身上,带着些许探究的意味。不用回头,她也能猜到是谁。

毕竟之前陆卫青说过会来寻她。

他说了会来,便一定会来。

没多久,熟悉的声音响起,是陆卫青调侃的语调。

“一个混迹乡野的小乞丐,和东宫的人也有联系?”

身后的人从黑暗中走出来,不等苏霓儿回话,自顾自地分析。

“从未上过学堂的孩子,问金纸铺的老板要了笔墨,亲自写下逝者的名号;七岁而已,被卖去冥婚、跳下山崖、看百人行刑......却一点不怕。”

陆卫青挑眉,绕到苏霓儿跟前,凝视着她的眉眼,带着压迫的口吻,一字一句道。

“你不是苏霓儿。你到底是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