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904章 赵无恤出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4章 赵无恤出逃(1 / 2)

太子恒的这一番心胸,还真是豁达。

事到如今,庆忌也想开了。

万世一系?

基本上是痴人说梦的事情。

即便是吴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都未必能做到万世一系。

这天下,岂能真正万世一系的国朝?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商朝前后相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延续600年。

周朝共传三十一代三十八王,共计791年。

秦朝共传二帝,国祚十四年。

西汉传十二帝,共210年;东汉传十四帝,共195年。

两晋总历时156年,传二十帝……

总的来说,越往后,朝代更迭越发的频发。

庆忌琢磨着,自己若是建立了大一统的国朝,能延续几十代人,五百年的时间,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了。

赌一把!

终于下定决心的庆忌,这才意味深长的道:“吴恒,若我大吴后世,有不肖子孙当国,祸乱朝纲,又无强人力挽狂澜的话。大吴……将就此覆灭,你我可能再也享受不到后世儿孙的香火祭祀了。”

太子恒进言道:“父王,若果真如此,天命将不在于吴。”

“父王你是一代明主,又建立了空前绝后的伟业。”

“想来,即便后世之君不是父王你的子孙后代,另立国朝之君,也当如尊敬炎帝、黄帝一般,为父王祭祀,延续大吴的香火,甚至是宗庙祭祀。”

“善。”

寡人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庆忌觉得,自己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

“吴恒,你之后就负责在各地设立官学。以长安郡作为试点,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务必让我大吴的每一个县,即便是偏远之地的县,都要有一处官学。”

庆忌郑重其事的道:“由国库拨款兴建,官学维持正常运作后,转由地方官府接手。”

“凡学子,不论贵族或是庶民,经考核后入学,以其天赋、品学兼优为善,若有行为不检点者,开除学籍,永不录用。”

“另外,让计然、孔丘、邓析、范蠡等经学致用之人,编纂教材,务必于使学子受忠君爱国思想之熏陶。”

“诺!”

太子恒当即答应下来。

以“忠、孝、礼、义、信”的思想,教导出来的学子,庆忌相信,他们应该不会轻易背弃吴国,背弃自己的后世儿孙。

这一点,从稷下学宫培养出来的士子中,就可见一斑了。

“父王,还有一事,儿臣想向父王禀报。”

“说。”

“儿臣自作主张,派人把赵无恤送回赵国了。”

“……”

庆忌深感无语。

难道,太子恒没有意识到,赵无恤可能会成为吴国的劲敌吗?

“何故如此?”

“父王有所不知,一个月前,赵无恤骑马摔下马背后,磕到了头,整个人突然痴傻了。”

太子恒皱着眉头道:“他衣冠不整,如乞丐痴儿一般在街上游走。儿臣还亲眼所见,赵无恤住在羊圈中,跟羊抢食,拉都拉不走!”

“儿臣当时怀疑赵无恤是装疯卖傻,于是派人端来一坨热乎的人粪,装作美味佳肴,让赵无恤吃下去。”

“未曾想赵无恤真的吃了,吃得一干二净,回去之后是上吐下泻,还拉着儿臣的手,问还有没有此等美味。”

“如此痴傻癫狂之态,不止是儿臣,所有人都认为赵无恤是真的疯了。”

太子恒叹气道:“季妃看不过眼,苦苦哀求儿臣,儿臣与太宰、右丞相等人商议一番,还是决定派人把赵无恤送回赵国。”

“毕竟,赵无恤虽是质子,却也是赵君的儿子,死在吴国终归不好……”

赵无恤真的疯了?

庆忌表示很怀疑。

这人好端端的,怎会发疯?

只是摔下马背吗?

难不成,赵无恤被别人“夺舍”了?

太子恒的这一番安排,看起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管怎么说,当时吴赵两国虽处于交战阶段,但是像赵无恤这种质子,吴国最好是不能伤害。

这会坏了吴国的名声。

再者说,赵无恤的姐姐季嬴是庆忌的妃子。

杀了痴傻的赵无恤,这让庆忌如何好意思跟季嬴交代?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庆忌摇摇头道:“吴恒,你们可能都上当了。”

“上当?难道,父王认为赵无恤是在装疯卖傻,以求蒙混过关吗?”

太子恒愣住了。

其实,这还真的怪不了太子恒以及朝中的大臣“天真”,实在是赵无恤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

正常人,谁能想到赵无恤为了逃出咸阳,逃出吴国,干出这等惊世骇俗的事情?

这一下,赵无恤铁定是恨透了吴国,恨透了太子恒。

也恨透了庆忌!

“赵无恤走了多久?”

“五日了。”

“……”

追不上了!

现在的赵无恤,说不定已经逃回了晋阳。

“只希望赵无恤是真傻,而非装疯卖傻。”

庆忌语重心长的睥睨了一眼太子恒,道:“吴恒,你这一回的确是心慈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