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大人,皇帝陛下要在扶桑国推行《易文令》、《易服令》,以寡人之见,大可不必。” 吴熙皱着眉头道:“寡人封邦建国,已经有十一年的时间。” “有教化之功,臣民归顺,除了最近几年才征服的野蛮人,其余扶桑人,基本上都能说上一口吴语了。” “至于写吴字,大可不必。随同寡人一起东渡扶桑,封邦建国的大吴本土之人,都被寡人委以重任,成了朝臣官吏。” “有他们的辅左,又何必多此一举?” 闻言,公孙宁摇摇头道:“殿下,《易文令》、《易服令》乃是始皇帝陛下要推行的政策,诸藩王国务必奉行。” 难道吴熙还敢抗旨不遵吗? 吴熙并没有这个胆量。 这些年来,在吴熙不遗余力的治理之下,其实扶桑国的臣民,基本上已经被“吴化”了。 货币,使用的是五铢钱,或是黄金、布匹之类的东西进行交易。 扶桑人的衣着打扮,也是在向大吴看齐的,别无二致。 所以在吴熙看来,庆忌要在扶桑国推行的《易文令》、《易服令》,难免是多此一举了。 …… 大吴帝都,金陵,国子监。 国子监的前身是为稷下学宫,庆忌一统天下之后,就在金陵设立了“国子监”。 国子监囊括了兵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的综合性高等学府。 祭酒是庆忌,司业是文种。 从国子监毕业的士子,一般都称之为“天子门生”,他们属于是庆忌的弟子。 国子监为大吴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人才,诸如官吏、将领、商贾、医者、匠人等等,他们毕业之后从事各种各样的职业,为大吴的建设事业发光发热,添砖加瓦。 国子监是大吴帝国的最高学府,其学员现如今常年维持在三万人左右。 能入读国子监的人也不一般。 得益于庆忌之前推行的各种政策,教育强国,乡里有乡学,县里有县学,郡里有郡学,通过层层考核之后,才能从郡学入读国子监,这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这些年来,由于大吴到处封邦建国,原来储备的人才也是捉襟见肘了。 庆忌为使人尽其才,就从郡学、县学,甚至是乡学当中遴选出大量的士子,前往各个藩王国走马上任。 先不说学识了,至少要能读书识字。 大吴本土这边“内卷”已经十分严重了,才华横溢的人才能担任官吏,一些才能平庸之人,只能到诸藩王国,才能得到不低的官职,一展所长。 这个时候,不止是国子监,大吴本土各地的郡学、县学、乡学之中,都张贴了告示,要鼓励士子们外出就任官吏。 早年的时候,还有不少士子踊跃响应庆忌的号召,主动前往藩王国任职,但是诸藩王国治下的地方,皆是蛮荒之地,他们去那里安家落户,恐怕一辈子都很难返回故乡了。 有鉴于此,很多士子其实都不愿意外出任职。 “始皇帝陛下诏令,凡外出就任藩王国官吏之士子,家属待遇且不说,一人可赏钱五万,布三十匹,官秩至少六百石,官职之高低酌情而定!” “为弥补缺额,请二三子抽签决定,谁外出就任,谁仍可留下!” 为了补缺诸藩王国中的官位,庆忌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鼓励的方法已经不奏效了,那就只能“强迫”了。 强迫的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抓阄。 抓阄决定! 一个面如冠玉的士子上前,把手伸进了木箱当中,抓出了一颗纸团,拆开一看,顿时脸色一垮。 “去?” “唉,真是要命了。真是想剁了我这倒霉的手。” “兄台,认命吧。反正《吴法》规定,到藩王国任期十年之后,可任凭去留的。” “那不就相当于被发配十年吗?我有何罪?要沦落到这种地步……” 以抓阄的方式决定去留,注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的。 抽到“去”字的人,自然是愁容满面,恨不能一头撞死。 抽到“留”字的人,则是喜极而泣,忍不住暗道祖宗保佑。 不管怎样,有人留下,就会有人离去。 好在庆忌还是较为人性化的,也不要求举家迁徙到藩王国的士子们,要一辈子待在那里。 不过至少要待上十年。 十年之后,倘若他们没有混出个人样,登堂入室的话,自然也会折返故土,回到大吴定居。 士子们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大吴“包分配”了,可想而知这个时候大吴的人才资源已经有些贵乏了。 正在微服私访的庆忌,也察觉到了这一点。 是否要开启民智,在大吴推行全民义务教育? 庆忌对此,颇为迟疑。 关于这个事情庆忌早年就有了想法,只是当时大吴的国力有限,教育资源不够分配,而且“开启民智”的话,也有可能损害大吴皇室的利益,所以庆忌这才作罢。 现在,情况则是大不相同了。 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大吴会陷入较为被动的局面之中。 这最致命的问题,就是诸藩王国不得不从当地提拔一些人才,帮助自己维持国家的稳定运行。 但,这样一来,最后诸藩王国未来何去何从,就不是庆忌或是大吴的后继之君能掌握的了。 此时,乔装打扮过一番的庆忌和太子恒、范蠡,正在金陵城热闹的集市上闲逛,体察民情。 金陵,这座承载了大吴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