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无法隐藏的秘密> 第74章 偷情的秘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偷情的秘密(2 / 3)

们俩都会心地笑了。

“托你的吉言,上次到县里开完会回来,镇党委还真的拟任我当鹧鸪湖村的支部书记了,莫非是那天在果园碰巧见到‘官老爷’,撞上了好运?”她的笑声更爽朗了。

“恭喜恭喜!在下表示热烈祝贺了!”小黑又双手抱拳,打了个拱手。

因为是大白天,他们不能在一起亲热,于是约了个晚上的时间再见面。他俩一起向山坡下走去。走到鹧鸪湖畔,她站住了。

那年遇上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鹧鸪湖瘦了不少,水最深的地方也只能没过脚膝盖,已经接连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

她问道:“你知道山那边有什么吗?”

“不就是莲河吗?”小黑答道。

她说:“我想从眼前这座苍梧山开一个涵洞,打通一条隧道,挖一条水渠,把那莲河的水引过来。这样的话,我们鹧鸪湖村这儿就祖祖辈辈都不愁缺水了,山下还可以把一些旱田改成水田,可以多种些水稻。”

“你还真的准备在这儿扎根下去吗?”小黑讥讽地说。

她苦笑了一下,说:“我们不是已经描绘好将来进军城市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蓝图’了吗?”

“那你还怎么老想着开涵洞,挖水渠,旱改水......”

小黑的话还未说完,就立马被她打断了。她神情严峻,口气也很严肃,掷地有声地说道:“这你就不懂了,你的政治站位不同,看问题的视角、视野也会不一样。我毕竟受过鹧鸪湖的恩赐,我不能白喝鹧鸪湖的水,白当几年鹧鸪湖的家。”

小黑又嘲弄她道:“那你可以给自己立一块功德碑呀!就树立在鹧鸪湖畔,多好哇!”

她认真地说:“人应该是有感情的,也应该是有一股子精气神的,也完全应该为人民大众做点事情,不能老想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盘算着自己那一丁点儿‘小九九’。如果我不能为鹧鸪湖做一两件好事,看着村庄发生点变化,即使人走了,心也永远有愧的。”

小黑忽然觉得她确实形象比自己高大,下斜阳的余晖中她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小黑当即表示赞同,坚决支持她,把莲河水引到鹧鸪湖来。

到了星期天,开工这天,苍梧山脚下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小轿车、吉普车、小货车,喇叭争鸣;挖土机、拖拉机、风钻机一齐轰鸣。市、县、镇各级领导干部还带着记者,肩上扛起摄像机或脖颈下挂着照相机,直奔拉着横幅,竖着标牌的施工现场。

金秀莲打扮得十分英武而得体。她身穿一套迷彩服军装,腰间扎着一根皮带,红扑扑的脸蛋因激动而更加容光焕发,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神采飞扬,充满活力而丰满的胸脯随着她大声讲话一起一伏。她的全身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和生命的旺盛精力。若不是山坡上有那么多人,小黑恨不得冲上去发疯地拥抱住她。

她讲了一番大道理,如同小学生背书。那些老百姓却好像信徒听佛经一样聚精会神,一张张脸上充满了虔诚和感激。鹧鸪湖的老百姓对她十分崇敬,简直视她为救苦救难的菩萨。这不仅是她长有一张人见人爱的明星脸,还有两片能说会道的嘴皮,主要是靠她这几年为鹧鸪湖办了一些实事和好事。

先前村民出行到山外去,都得靠划一条小木船渡过莲河,后来因一次涨洪水,撑船的船工没有控制好船只,行船到河中央的时候,碰上上游的水库开闸泄洪,浪涛打过来,小木船被掀翻了,坐在船上的老人和上学的孩子总共七八个人全部遇难。船工虽会游泳,逃过一劫,但迫于压力,赔偿不起,也只好服毒自尽,一了百了。

自从发生此事以后,作为时任县代表兼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金秀莲便开始向镇党委政府和县人大、县政府、县财政局打报告,呼吁上级尽快拨款,兴建一座桥梁,解决鹧鸪湖父老乡亲们出行难及坐船渡河有生命危险的问题。在阿莲的不断呼吁下,县委召开常委会以后同意拨款十万元,限定当年内在莲河上面修建起一座用钢筋、卵石、水泥、河沙等建筑材料建造起混凝土结构的双拱桥,三个桥墩支撑起长四十米宽五米能供行人车辆通行的大桥,取名“莲花桥”。

之前村里还爆发过“抗税风波”——三百多户上千个村民抱成团,拒不缴纳农业税。县公安局长亲自带队,同县委政府有关部门及镇党委政府组成联合执法队,一百多人几十台车浩浩荡荡地开进鹧鸪湖。野蛮的村民非但不交税,还拉出十六人的“敢死队”,追着县公安局长就要打,把领头的那辆车翻了过来,一齐抬到鹧鸪湖畔的岸滩上去,扔在那里,就像一只铁壳子乌龟,翻转了身子,四脚朝天,引得村民哈哈大笑。公安局长鸣枪示警,“敢死队员”并不怕死,还叫嚣着“就要揍那戴大盖帽的”。执法队见情势不妙,万般无奈,只好一起把公安局长那台车再抬上来,翻转过来。一百多名吃公家饭的人只能无功而返,灰溜溜地开车走了。

后来,金秀莲在当上村支部书记以后,她把村名抱龙岭改成了“鹧鸪湖”。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村里逐步实现通电,通电信,通水泥公路。她还发动七户人家并帮助他们贷款与申请拨款扶持,开办经营石灰厂、砖厂、彩灯厂、采石场、养猪场、果园、茶园,迅速实现了脱贫致富,还推动了老百姓的就业,掀起了建筑新楼房的热潮,“抗税问题”才得以解决。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桃红李白菜花黄之际,村子周边腾起一片片花海,吸引了许多山外面的游人前来游览观光,拍照留念。全村人都觉得致富发家路上有了好的“领头雁”。

如今,引水工程需鸣响开涵洞的第一炮,也就是典礼炮。工人把铁锤挥动“叮叮当当”地敲击了几百次,炮眼早已凿毕,炮药也已填装就绪。阿莲决定亲自点火。小黑的心还是栓在她的安危之上,两眼一眨不眨地望着她——只见她拿起打火机,摁亮,点燃十多米长的导火线,敏捷得像一只猴子,蹦跶几下来到了小黑的身边。

火光冲天。硝烟弥漫。轰隆爆炸。石块飞扬。

山坡上响起一阵欢呼的声浪。

广播大喇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